春到毛家窝铺

日期:03-14
窝铺大棚宁城县

原标题:春到毛家窝铺

新华社呼和浩特3月14日电特写:春到毛家窝铺

新华社记者张丽娜、哈丽娜

山乡春迟,乍暖还寒。

当第一阵东风吹过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一肯中乡毛家窝铺山野的时候,猫了一冬的黄芩、黄芪和甘草,正使劲儿在泥土下挣扎,急切地想要抖落掉一身土衣裳。而在温室大棚里,西红柿、草莓早早就探出头来,长势喜人。

“窝铺”,临时支搭以避风雨的棚子,毛家窝铺因姓毛的人家在此搭窝铺始居而得名。

尹素艳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个村,她家的老房子也不比旧时的“窝铺”好到哪里去,更糟糕的是,丈夫常年在外面打工,她一个人耕种十几亩旱地,一年下来,攒下的钱勉强够孩子学费。尽管尚有劳动能力,但致富没出路,他们成了因学致贫的贫困户。

毛家窝铺位于宁城县的中部,土壤不肥沃,但气候适宜,属于宁城县发展种植业的核心地带,距赤峰市区不到100公里、离北京城区400多公里。

6年前也是一个明媚的春天,脱贫攻坚的列车驶进了这个825人的小村庄。天时、地利、人和,毛家窝铺的村民翘首期盼,“窝铺”何时也能有“康庄”!

2018年,致富车开上快车道,毛家窝铺开始试点“三变”改革,力求让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乡镇干部和村干部挨家挨户去做工作,讲清了为什么要变、变什么、谁来变、怎么变等问题,聘请大公司,制定毛家窝铺村20年发展目标规划,成立“村社一体 ”合作社,鼓励村民将土地、资产、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资源折价入股。

沉寂的小村庄,悄然打响了一场“战役”。

过去的玉米地、高粱地,开始孕育新的希望。360亩建设高标准现代化设施农业温室大棚、300亩打造“观光花海”、5020亩做药材示范基地,提供药材生产、销售、分拣和仓储物流配套及初加工项目……

尹素艳站在与她同高的茄子秧前,抿着嘴笑了。政府补贴7万元、她和丈夫贷款13万元承包了两个大棚种植特色圆茄子。去年纯收入近10万元,今年蔬菜价格好,仅春节到现在就卖了5万元。

这位朴实的妇女,短短几年间像是坐了回过山车,从在旱地上刨食到搞特色种植,她不仅摘了贫困的帽子,还有了股民的新身份,每年都能从入股的土地上获得新的收益。

穷则变,变则通,毛家窝铺有了产业支撑,村民的腰包鼓了,村集体经济也实现从无到有,预计到2019年末,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0万元。

“脱贫不是目的,还要再加把劲,全体村民奔小康。” 一肯中乡党委书记白景利说,村里的产业还在进一步升级,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在深度体验和生活方式分享的基础上,打造田园综合体、旅游小镇、养生基地,推动农业产业由提供物质产品向精神产品拓展。

这天,尹素艳又来到蔬菜大棚,眼看着茄子又圆又大,她的心里乐开了花,一边将成熟的茄子轻轻摘下擦洗干净,一边盘算着快些将新鲜的蔬菜送到合作社。这些毛家窝铺人的劳动果实,次日便可到达北京消费者的餐桌上,这片孕育着希望的田野,正在馈赠着祖祖辈辈辛勤劳作的人们。

又是一个明媚的春天,大棚里叶尖上的露珠闪着晶亮的光。

刚刚去世的“老公安”曾有个特别身份 珠海横琴携手港澳开拓“一程多站”旅游市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