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升至“优先级” 各方该如何全面发力

日期:03-14
政府工作报告就业职业教育

原标题:就业升至“优先级” 各方该如何全面发力

嘉宾

屈谦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府副市长

蒲彬彬

全国人大代表、垫江县委书记

张兴海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钟正菊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顺多利机车有限责任公司机加部副经理

(本版图片由记者苏思、万难摄)

主持人

重庆日报记者 周尤 颜若雯 张莎 戴娟

核心提示

“就业优先”,首次出现是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今年全国两会上成为热词之一。

与以往“就业”通常在民生板块不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置于“宏观政策”板块——这不只是对就业政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座位调整”,更是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

重庆日报记者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就业问题畅谈建议。

重庆日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该如何务实推进?

现代职业教育:建机制补短板多扶持

屈谦:培养高技能人才,要从完善职业教育体制、支持企业举办技工院校上进行突破。

目前仍存在一些体制机制层面的问题,比如,职业教育多头管理、政出多门,财政资金支持缺乏相应渠道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有些企业举办的职业学校存在办学实力不够强、教学质量不够高、办学行为不够规范、学校产权不够明晰、办学经费来源单一等问题,“招生难、办学难”制约企业兴办职业教育。

对此,建议从四个方面入手解决:一是完善相关法规及规划。从法律层面明确企业举办职业教育与政府举办职业教育具有平等法律地位、享有同等待遇;从政策层面完善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准入标准和退出机制;支持将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纳入省区市职业教育发展整体规划,政府加强对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

二是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建立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财政资金支持渠道,解决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难以享受国家财政支持的问题;进一步细化企业兴办职业教育在土地、财政、税费、投融资等方面的支持政策,赋予学校更大的自主权;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加大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生均经费投入和师资队伍建设投入;鼓励省区市在职业教育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对企业举办的职业学校进行资源优化整合,探索集中化运营、专业化管理。

三是强化特色内涵发展。完善对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制度设计、标准制定、政策实施、执法监管等各方面工作,营造企业兴办职业教育良好政策环境;加强对企业举办的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动态引导和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更好对接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探索对企业举办的优质特色职业学校的补贴机制。

四是完善评价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举办职业学校的评价机制。实施成本控制、营运效率、毕业生就业率和社会认可度等综合评价,引导学校实现特色化、优质化办学;出台支持企业举办职业学校的内部治理规定,明晰产权,厘清责任,促进企业与其举办的职业学校资源共用、优势共享。

重庆日报:近年来,新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拉动就业的重要力量。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应如何落实?

新就业形态:既要规范更要服务

张兴海:对于新就业形态,政府相关部门应注重营造宽松的营商环境,创新行政管理方式,逐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适应新就业形态的用工和社保制度,探索适合其发展特点和规律的保障机制。

比如,外卖、快递属于服务行业,很多岗位依赖劳动力、缺乏技术含量。对此,我建议对年轻人较集中的快递行业,政府要加强和完善职业保障、优化行业管理、加强人文关怀,让这些年轻“骑手”跑得更安心、更舒心,未来更有奔头。在工资薪酬、福利待遇、劳动强度等方面,也要进一步维护快递员们的合法权益。

蒲彬彬:对新就业形态,政府既要对行业进行规范,更要做好服务。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尊重灵活就业人员。在传统的就业观念中,正式、固定的工作才被人们所接受,“零工”“短工”“小时工”以及自由职业者因为工作不稳定,往往受到社会的偏见。灵活就业人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们身上同样体现出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等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社会各界应对灵活就业人员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尊重,提升灵活就业人员的获得感。

吸纳能力强、更具灵活优势的新就业形态,其就业“海绵”作用正日渐凸显,相关部门要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更稳定的预期,特别是要适应灵活就业者的需要。灵活就业者大部分属于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困难人员,容易遇到拖欠工资、缺乏劳动保护、工伤得不到赔偿等问题。政府要加强对灵活就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不断提升其职业能力。同时,要加强对灵活就业人员权益的法律保护,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提升灵活就业人员的安全感。比如,在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需要政府引导推动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自我服务,搭建起与党委政府互动的桥梁通道,以此加强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重庆日报: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如何发力来稳就业?

就业供需双方:企业稳岗位员工提技能

蒲彬彬:国家将就业优先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实现高质量就业,必须依靠高质量发展。如今就业不只是满足生计、找个“饭碗”这么简单,是为了更高品质的生活,只有经济保持健康增长,才能提供更多有质量的岗位。

然而,当前的就业矛盾是结构性的。一方面,一些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招不到员工,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要从源头上提高劳动力供给质量,就要做好就业供需对接工作。

比如,职业教育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及时调整培训方向和结构,适应就业的需要。在垫江,部分职业学校和企业有合作关系,学校根据企业要求设立专业进行招生。垫江有较好的钟表产业,职业学校就设立了钟表计时专业,每年招生100名,该专业学生的就业较稳定。做好资源供需对接,对于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有效推进新增劳动力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可让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

张兴海:在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时,企业如何稳岗显得格外重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减税降费为企业带来了利好,稳就业与降成本挂钩,企业负担减轻了,有利于企业发展,也有利于企业落实促进就业政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经简单测算,这项举措今年能为小康集团“减负”6000万元左右。企业“减负”后可以扩大生产,提高员工招收数量,这将有利于扩大就业。同时,还可以将”减”出来的资金,用于加强员工技能培训等方面,增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进而稳定就业。

钟正菊:岗位数量不仅要稳,还要减少职工辞职的数量。技术工人这一职业目前仍然缺乏吸引力,年轻人干不长久,有的工作两三个月就辞职走人。这样一来,工人好不容易技术过关了,却又离开,新手来了又得培训,培训期间如工资不满意,又要离开。

要把优秀的产业工人留下,既要靠待遇留人,也要靠事业留人。企业应实现技术工人技能要素和创新成果按贡献参与分配。建议鼓励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技术创新成果入股、岗位分红等激励方式,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留住员工的心是最重要的,有了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员工们才会心甘情愿留下来。此外,政府也需要完善就医、就学等基础服务,帮助企业留住工人。

重庆日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如何帮助重点群体就业?

重点群体:就业需要“三只手”同时发力

蒲彬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全方位、多渠道、高质量地保障城镇劳动力就业的同时,也要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留出足够空间。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中的性别和身份歧视,加强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支持、鼓励更多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职业学校,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双创”工作再上新台阶,以稳定和扩大就业,确保就业稳、收入增。

与此同时,政府应努力做好兜底保障,提高产业扶贫覆盖面,在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具有针对性的专场招聘会,设立公益性岗位定向安置重点群体,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招工难的实际困难,加大财政投入帮扶创业群体。

政府还应为搭建平台做好服务。帮助重点群体就业需要“三只手”同时发力,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百姓勤劳之手,要及时做好资源信息的发布和对接工作。

张兴海:帮助农民工提高技能也是企业的重要课题。以小康集团为例,以前工厂里随处可见埋头苦干的工人,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生产环节都实现了自动化,“机器换人”是企业和员工需要共同适应的变化。比如,以前安装轮胎或挡风玻璃都是人工操作,涉及到的员工有几百名。现在都是机器人自动安装,一条生产线只需要几名负责操控的员工。多余的员工怎么处理?这就要求我们企业承担起培训责任,让他们练就新本事,适应新岗位。去年,小康集团着力强化人才梯队建设,打造高效学习型组织。其中,在线网络大学学习人数5776人次,总学时81359小时,线下培训6467人次,总学时110547小时。

绘就新时代民主法治的壮丽图景 明日起长生生物被暂停上市 暂停上市期间为六个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