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护林引鸟”让村民鼓了腰包——云南边境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新华社昆明3月13日电 题:“护林引鸟”让村民鼓了腰包——云南边境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严勇、姚兵
在云南省中缅边境上,有一个叫“石梯”的小村子,因在悬崖上开凿阶梯出行而得名。近年来,“石梯”引来了“飞鸟”,村民靠着“观鸟经济”鼓了腰包。
民间有句谚语叫“不打春日三月鸟”。可这两天,村子里又来了一群人,正架着“长枪短炮”,沉浸在一场“打鸟”盛宴中。
“‘打鸟’就是用长焦镜头去拍鸟。”30岁的村民何正中原本并不知道这一专业术语,可做“鸟导”3年多的他,目前在观鸟摄影圈已小有名气。如今,带着别人“打鸟”可以让他每天有几百元到上千元的收入。
“为了避免观鸟者四处跑,扰了小鸟,现在我们在村子附近修了10多个鸟塘。”何正中解释,“村子的生态好,把鸟都吸引过来了。”
石梯村是一个以“直过民族”景颇族、傈僳族为主的村子,曾经靠山吃山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当地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后来村民主动放下了“斧头、砍刀、兽夹”等“祖传家当”,自觉投身于生态保护。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花头鹦鹉、红腿小隼、犀鸟等野生珍稀鸟类都到这里筑巢安家。
除了挣钱,村里人还肩负起爱鸟护鸟的职责。何正中说:“打鸟在我们这已经被禁止了,小孩放假回家,我都不让他们玩弹弓。”
“春天打一只,秋天少一窝”。 捕鸟和盗猎行为得到了禁止,有效保护了现存动植物资源。看到有鸟在筑巢,村民们会等它彻底安顿好了才带人去“打鸟”。
据村民小组长排忠华介绍,目前,村内建了40多个鸟类监测点,去年共接待观鸟人2万多人次,村民人均收入从原来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8000多元。
春江水暖时,谚语“不打春日三月鸟”逐渐变成了“春意满林好‘打鸟’”,村民们也迎来了创收的时节。何正中目前管理着村里的2号鸟塘,短短两天就有1000多元的收入。
收入从何来?村民们心里跟明镜似的:“打鸟”。可飞鸟为何而来?他们继续在生态保护中找到了答案。
根据专家建议,村民们补栽了一些深受犀鸟喜欢的果树花种,为其提供“宜居”的环境。村里还成立了护林队,定期开展巡护,筑牢生态保护防线。
往日的石梯村交通闭塞,靠开凿石梯出行;如今借着“观鸟经济”,村民们找到了生态致富的门路,建起了一幢幢富有景颇族民族风情的特色民居;水泥路也修到每家每户门口。
鸟塘远处,灰孔雀雉带着幼崽,出现在镜头之下。“生态工作做得好,我们的收入也能跟它们下蛋育雏一样,越来越多。”何正中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