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哪样进口商品让人大代表直呼,“快改政策,别再让中间商赚差价了!”
摘要:针对棉花进口配额管理中存在的不公平、不透明弊端,应实施管理模式改革,为中小型棉纺企业合理有序利用国际棉花资源提供渠道,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
中国是纺织生产大国,也是棉花消耗的大国,长期来需要通过进口棉花弥补国内原棉供应不足的缺口。棉花传入中国已经有千年历史,然而目前棉花的进口也存在配额配置和使用不尽合理,中小棉企参与市场竞争不公平的问题。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纺织装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建议,针对棉花进口配额管理中存在的不公平、不透明弊端,应实施管理模式改革,为中小型棉纺企业合理有序利用国际棉花资源提供渠道,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
“这一做法十分必要。”她表示,目前国内棉纺企业约有数万家,年原棉消耗量约800万吨,国内原棉生产量约600万吨。其中缺口部分采用国储棉抛储和进口棉补充,目前每年进口量在90万吨到300万吨之间,由国家实施严格的配额管理。
但根据企业的规模,目前我国对棉花进口实施两种管理方法:进口五万锭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可以直接申领进口棉配额,约占进口配额综述60%以上;进口五万锭以下的中小纺织企业则由指定的四家国有贸易企业以传统方式提供进口棉花交易服务。
“五万锭以下中小棉企约1000户左右,从业人员30万以上,年棉花消费量在100万吨左右,约占国内总用棉量12%。”然而王伟表示,由于棉花国际价格与国产棉价格有明显落差,大中型企业凭配额可直接进口,价格会明显低于“有中间商赚差价”的中小棉企,对原料价格比较敏感的中小棉企因而在竞争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此外,大中型企业利用配额差价盈利的行为目前也尚无法得到有效监管。
对此,王伟建议,政府可就改革进口棉花配额的配置和管理,探索“政府引导+平台支撑+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
首先应改善中小棉企的配额供给方法。她建议,在保持5万锭以上企业申领和国营贸易企业指定进口两种模式不变的基础上,每年可从配额总量中拨付一定数量的进口配额,专门用于无单独申报资格、生产规模在5万锭以下的中小纺企,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进口棉花配额集中管理”专项试点。
其次,她建议可利用上海自贸区区位优势和制度优势,搭建中小棉企配额分配与管理平台。上海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周边港口棉花储备库容约130万吨。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管理模式和面向国际的大宗商品市场建设也已取得明显进展,具备了进口棉花税前人民币计价等多项政策优势。
此外,她还建议中小纺企可通过线上交易系统以人民币裸价挂牌参与竞价采购,通过平台整合散单以此提高对外议价能力。运行平台则应建立高效、可靠、安全的交易、结算、风险控制、信息发布、客户服务及中心数据库等配套系统,确保交易系统运行状况良好。
“合理解决中小棉企对进口配额的需求,有利于稳生产、保增长、促就业,是利国利企利民的好事。”王伟说。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舒抒题图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