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媒体报道埃航遇难女生,轻易归结为“消费热点”

日期:03-12
媒体报道逝者遇难

原标题:别把媒体报道埃航遇难女生,轻易归结为“消费热点”

埃塞俄比亚空难,机上包括8名中国乘客在内的157人无人生还。世人为之震动。尤其是8名中国同胞的罹难,更是在中国舆论场引起一片哀悼之声。

不过,在这片哀悼声中,围绕这场空难中罹难的一个浙江女大学生之死,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两种极端而刺耳的声音——

一种是,女大学生社交账号被曝光后,有些网友跑到其微博底下留言,但这些留言非但没有丝毫怜悯,反倒散发出一股仇富、仇美的味道。最具代表性的言论是,“当我看你住着几千块钱一晚的酒店、每天锦衣玉食、看个长颈鹿要去,而且马上可以去非洲肯尼亚的时候,虽然我不会幸灾乐祸,但也绝对同情不起来。”

▲网友评论截图。图片来源:微博

另外一种论调——一些人疑惑,媒体为什么要追踪、报道这个逝去的女大学生:逝者已矣,生者悲痛,追踪逝者的生前身后事,是一种不仁慈、不厚道;而且,遇难的中国人不只她一个,为什么偏偏“揪着她不放”?

有钱有颜还能出国旅游,所以遇难就不值得同情,这是以泛道德化评判的方式反道德,不值一驳。

而女孩遇难后,媒体要不要对她进行跟踪报道,甚至对其生前的生活轨迹进行一定的还原?

这又涉及灾难报道与逝者报道的伦理问题,恐怕绝非一句“你侵犯了逝者隐私,请住手”就可以讲通的。

媒体对逝者的报道力道与分寸,值得被探讨。但动辄将媒体涉及逝者的报道轻易归结为“消费死者”,还近乎粗暴地谩骂,也只能是伪人道主义——这误判了媒体职责,也误读了“消费”二字的意涵。

一个女生在人生最美好的阶段突遭厄运,无论如何都是一出莫大的悲剧。但凡是一个正常人,都会为之惋惜。作为媒体的职业使命要求他们去介入、记录事件,以呈现人文关怀。

遇难女生的就读院校、情感状况、个人生活照这些个人隐私最初是谁曝光的,现在已不可考。如果是涉及个人隐私信息的曝光,或许有越界之嫌,如果是媒体所为,就属操作手法不当,值得反思。

而对于网友的担心,当然要相信他们这也是好意,无非是担心过度的报道是对逝者人格尊严的不尊重,会给逝者亲朋带来二次伤害。有时候,对逝者而言,静静地哀悼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但要明白,媒体与媒体人与普通大众不一样。他们的天职就是记录与追索真相。

在灾难报道中,媒体人通过对逝者生命的还原,写下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留存过的文字;同时在对个体生命的索引中去逼近灾难的局部真相,呈现对遇难者的关怀,并由此形成公共警示。

负责任的媒体与记者,始终是怀有真诚与悲悯的,他们报道灾难,描摹逝者,绝非是为了猎奇与猎艳,或者去消费什么,而是为了一个更完整的真相。

如媒体人朱学东所言,“遇难者的身份,更易于引发反思和关怀——美好的东西被打碎了的心痛,以及产生的对生命的珍惜感、对公共安全的反思。个体悲剧命运的描述的震撼和共鸣,是严谨的分析和宏大叙事所难以抵达的。”

部分自媒体或网友的爆料,可能会有越界之嫌,但这不能成为对媒体合理报道介入“喊停”的理由——多数时候,恰恰是严肃、负责任媒体的报道,剥离了那些庞杂的细枝末节,廓清迷雾与谬说,满足公众的信息饥渴,带领公众抵达真相。

对媒体而言,报道真相就是最大的伦理。这里的“真相”,必须应与事件本体关联,它可能指向对灾难肇因的廓清,也可能旨在呈现关怀、警示世人。在涉灾难的报道里,难免会牵涉到死者或伤者,只要“行之有制”,就无可厚非。

对公众来说,也不必把“消费逝者”的外延扩大化。并不是什么呈现都是消费,消费的本质目的不在于呈现逝者背后的真相,而在于以此为手段换取私利——包括注意力经济。那种为了流量而对逝者失去起码的尊重、对生命没了应有的敬畏,多半是连着消费的意图。但认为那种严肃求真的报道也是消费,那只会是伪人道主义。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媒体报道必须做好真相还原与遇难者隐私保护的问题。这意味着,媒体人要提高自身素养,严格以新闻专业主义操作选题,避免传播过程中给逝者及其家人造成二次伤害。

不要把逝者报道想象成洪水猛兽。负责任、有同情心的媒体在灾难面前,不会看热闹,不会去消费热点,而是会始终怀着一份人道主义精神,为公众提供真相,呈现关怀。

□ 王言虎(媒体人)

编辑 王言虎 实习生 王洋 校对 陆爱英

民航局要求停飞波音737-8 影响航班超300班 最高检副检察长:用法治手段让群众点外卖更放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