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伟:实现大病去医院 小病去社区合理就医格局

日期:03-08
马晓伟小病大病

原标题:部长通道|马晓伟:实现大病去医院、小病去社区合理就医格局

3月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结束后,今年全国两会的第三场“部长通道”开启,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部委负责人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接受媒体采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在回答记者关于“看病难”的提问时表示,我国之所以出现看病难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供需矛盾。我们国家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资源匮乏,分布也不够合理,特别是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能力比较弱。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现实的办法就是采取分级诊疗的制度。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发展卫生事业,调整资源结构,合理分流,提高服务机构整体的效能。”马晓伟说。

马晓伟提到,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正在加大力度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合理调整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合理地分流病人。

在马晓伟看来,做好分级诊疗制度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必须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做到区域分开。到“北上广”来看病是现在出现的一种现象,那么我们就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国建设一批国家医疗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提高各个地方的疑难重症诊治水平,缓解“北上广”的医疗压力,使得就医格局能够改变,使得每个省、每个区域都能解决自己的疑难重症问题。

第二个方面,就是以县医院为抓手,解决城乡分开。我国“看病难”问题很突出,而农民“看病难”问题就更加突出,如何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呢?就是以县医院为抓手。我们把县医院建设好,使县医院成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龙头,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重大疾病、容易导致灾难性医疗支出的重大疾病,都能够在县医院得到解决,这样就不至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第三个方面,就是以病种为抓手,解决上下分开。现在我们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是大病小病涌向城市大医院,农村城市患者涌向城市大医院,大医院门庭若市,小医院门可罗雀,原因就是医院没有实现功能定位,没有一个分工协作的机制。下一步我们要进行调整,就是要以病种为抓手,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在基层,疑难重症在大医院,上下建立一个双向协作和转诊的机制。

“这样就能实现大病去医院,小病去社区的合理就医格局。”马晓伟强调。

第四个方面,以支付方式改革为抓手,解决急难病。我国的医疗体系是一个以急性病为主导的服务体系,所谓急性病就是需要医疗干预的疾病,不是指的急诊的疾病。现在由于我们病房恢复期、康复期部分发展缓慢,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的短板,我们有很多的慢性病患者都在急性病房住院,在城市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比如肿瘤的病人等等,这些病人本来应该在慢性病房住院。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的加快、慢性病人的出现,对慢性病房的需求就大大增加。

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902亿美元 注意 外商在中国投资将有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