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图源:新华网)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新中国外交70周年。在这个历史性节点,中国如何全面梳理总结70年来中国外交经验,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3月8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用24字总结新中国70年外交:独立自主、天下为公、公平正义、互利共赢、服务发展、外交为民。王毅阐释指出,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的基石,天下为公是中国外交的胸怀,公平正义是中国外交的坚守,互利共赢是中国外交的追求,服务发展是中国外交的使命,外交为民是中国外交的宗旨。
这是中国政府层面首次就中国70年外交经验进行全面系统总结。这既源自中国外交实践的不断锤炼,也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还离不开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密切互动。
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的基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无论是建国初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是21世纪中国强大之后承诺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些都是基于中国国家利益的考虑,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冷静思考中国的前途与命运。中国为了维护自身的独立自主,高举反帝反霸旗帜。为了自身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中国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这些都表明中国外交对于独立自主的格外重视。中国不仅珍惜和维护自身的独立自主地位,也支持其他国家寻求独立自主,主张各国之间应该互不干涉内政。
天下为公是中国外交的胸怀。“天下为公”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政治理想,自中国古代开始就不断践行。中国推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念,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也更加有能力和意愿来承担国际责任,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因此应运而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了中国传统“天下为公”政治观的基本内涵,倡导社会的整体利益重于个体一己私利的公共道德,主张“以天下为己任”的个人道德情怀。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目标,无疑也显示了中国外交的胸怀和追求。
公平正义是中国外交的坚守。公平正义是社会道德的底线,也成为中国外交砥砺前行的动力。显然,当前国际社会的不公正、不合理的情况依然存在,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还有待中国和其他国家一同努力改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支持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摆脱被殖民的命运,寻求国家独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强调要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积极倡导正确义利观,呼吁全球治理实现变革与完善。由此可见,70年来,中国外交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从未放弃,也不可能放弃。
互利共赢是中国外交的追求。国际社会的利益多元在所难免,国家之间的合作遵循何种准则至关重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紧扣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充分运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国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壮大,也惠及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于“弱肉强食”的权力政治而言,中国更强调互利共赢,不断增进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推动世界实现包容发展、共同发展。
服务发展是中国外交的使命。只有实现不断发展,中国才有可能解决自身和世界面临的诸多问题。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更要保持战略定力,按确定的目标和部署推进工作,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敢于应对挑战,善于化危为机,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如何统筹国内和国际两者的关系,助力发展大局,这依然是当前中国外交的重要使命,也是中国外交的主攻方向。
外交为民是中国外交的宗旨。随着中国公民海外活动的不断增加,领事保护等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挑战。为实现“外交为民”的宗旨,中国外交坚持预防和处置并重的原则,强化防范预警,着力加强机制建设、能力建设和外宣工作,不断完善应急机制,妥善处理了一系列重特大涉外突发事件,有效维护了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与合法权益。这充分体现“外交为民”决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断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增光添彩。
回顾新中国外交70年征程,可谓筚路蓝缕。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外交也迎来大调整、大变革和大发展的重要阶段。进入“大外交”时代的中国外交要继续顺势而为,更好维护自身利益,进一步经略好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凌胜利,外交学院副教授、北京市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研究员,海外网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