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钱学明:加快建立东西对接协作机制,促进产业转移

日期:03-07
产业园区钱学明税收

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钱学明:加快建立东西对接协作机制,促进产业转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7日讯(记者 熊丽)“近年来,东部地区进入‘腾笼换鸟’的关键期。对于西部地区而言,东部地区需要转移的传统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仍具有较好的吸引力和带动力。”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委会主委钱学明表示。

钱学明认为,进入新时代,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东西部之间发展不平衡又是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区域联动机制,先富带后富,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共同发展。

“前几年,东西部间的产业转移主要由单个的东部企业和西部政府推动,该产业转移模式存在转移效率低、交易成本高、产业配套差等问题。”钱学明认为,如今,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已经成为产业行为、集体需求。如能按照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原则,加快建立产业转移地与承接地之间的东西对接协作机制,有效实施产业转移,可提高转移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完善配套,也符合东部与西部、政府和企业等各方诉求。

东西协作,优势在哪里?钱学明认为,在东西协作之下,东部地区可整合土地等资源,让老产业走得了,新产业进得来。企业可通过转让东部地区土地,以换取转移西部地区所需资金,通过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工艺换代,实现“在转移中升级”;西部地区可完成全产业链招商,通过规划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集中解决好节能减排、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等瓶颈难题,做到“既迎来金山银山,还保持绿水青山”。

东西协作,如何兼顾东西部地区的积极性?钱学明认为,加强东西协作,有效实施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一增一减”。

首先,要核减东部地区转移产业所减少的GDP、税收。对因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所减少的GDP、税收,在国家相关统计之中给予基数核减。同时,降低对东部地区GDP、税收的考核评价权重,突出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区域协作等考核评价导向。以此引导东部地区“瘦身健体”“轻装上阵”,加快产业转移、转型升级步伐,保持引领发展。

同时,核增西部地区承接产业所需要的土地、能耗等指标。对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西部地区尤其是重点开发区域,凡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合理增加相应的工业用地、能源消耗、污染控制等指标。激励和引导西部地区实现集约化发展、清洁化生产,彻底解决转移产业的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等问题,杜绝污染的“自东向西”转移。

钱学明建议,发挥西南边境地区独特区位优势,开展跨境劳务合作,积极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鼓励落户边境企业开展跨境投资,在境内外分别建设产业园区,形成国际产业合作,规避贸易摩擦风险。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打造边境经济带,促进西南地区加快发展。

钱学明强调,产业的转移,要考虑劳动力的工作和生活。可以以“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支持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转移产业园区配套建设“打工子弟寄宿制学校”和务工人员住房,妥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流,满足转移企业用工需求,促进人的城镇化。这既让转移企业获得稳定、相对低价的劳动力资源,增强企业竞争力;也让外出务工人员提升主人翁意识,与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提升产品质量。

国家外汇管理局就2月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情况答记者问 1药网母公司111集团2018年净收入增长超八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