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别让“学术垃圾”成为遮羞布
王佳音
“今天,你生产学术垃圾了吗?”
相信这是不少大学生耳熟能详、听后会心一笑的话语。不知从何时起,“学术垃圾”成了一些大学生对自己所写课程论文的自嘲,成为一种“接头暗号”甚至一种攀比数量的自得。然而,这真的只是一种戏谑的自嘲自得,还是一种娱乐化表达出的严肃事实?前段时间,某明星博士论文现形成为众矢之的,但作为一个热点事件恐怕很快就会被遗忘,舆论急于追捕下一个“10万+”猎物,很少有人反思大学里更多“注水博士”和他们制造的学术垃圾。
“学术垃圾”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大学生在某个阶段内自身能力不足时写下的,学术水平提高后再审视觉得“不堪入目”的文章;一种是不认真对待,在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转一圈,加个连接词润滑过渡、一交了之的文章。问题在于,我们在自嘲生产“学术垃圾”时,难道更多不是后者吗?如果是前一种情况,每一篇论文都应该是当时自认为水平最高点所能撰写出来的精华,视若珍宝、引以为傲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舍得再三说它是“垃圾”呢?
在我看来,戏谑生产“学术垃圾”之风,更多是一种为自己不愿努力又心存良知所找的“遮羞布”。在大家集体自嘲“学术垃圾”之时,群体认同和心理安慰油然而生。“反正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反正就我这垃圾学术水平,它就是一篇学术垃圾,水水得了”……我们在自嘲中自我麻醉、自我贬低并心安理得,其实是否定了努力可能达到的效果,也因此扼杀了认真对待论文的“冲动”。
更有甚者,在舆论的误导下,一些大学生将“学术垃圾”层出不穷之锅甩给了特定的教师、教育制度、人才考核制度,认为自己是僵化的大学教育和行政机制下的受害者。这就太荒唐了。别忘了,写论文的笔和键盘都在自己手中,从来就没有人逼你去生产“学术垃圾”,你撰写“垃圾论文”的过程,从头到尾都是你心甘情愿自导自演的一出闹剧而已。
人固然有惰性,也必然在不同学习阶段有认知与能力局限,这不可怕,可怕的是心安理得与堂而皇之的“学术赖皮”姿态——一边自嘲生产的是“学术垃圾”,放低预期以寻找心理慰藉,一边乐此不疲复制粘贴生产“学术垃圾”。真正的论文,纵使过了一段时间,待自己水平提高后觉得“不堪入目”,但当你落笔的那一刻,也应当是心中无憾的。而这也正是写论文的意义所在。
为了写好论文,你才主动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完善你的观点和想法,才能意识到你的局限和找到补救方法,才能在以后不断保持敬畏和警醒之心,以此为经验之阶梯攀爬学术高峰,体会到知识成长的艰难和乐趣。若是惰性之风成为主流,“有技巧的水水就能得到好成绩”的观念根深蒂固,那么再完善的制度也会被钻出空子,“学术垃圾”制造者沾沾自喜之后,留下的是学术环境的满目疮痍,也许还有当事人深夜梦醒后的阵阵心虚。
在大班教学为主流、教师精力有限的无奈现实下,论文不得不成为一种主要的考核方式。但说到底,“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时间不够,压力太大”等等,都不应成为一“水”了之的借口。“学术垃圾”作为一般的吐槽戏谑之语也许没什么问题,但我们千万别混淆了能力有限、客观不足与不愿努力、主观造假的界限,千万不能心甘情愿或不经意间成了一个“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