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两会建言: 为普通学校增配特教资源教师

日期:03-05
俞敏洪入学特教

原标题:俞敏洪两会建言: 为普通学校增配特教资源教师

本报记者王峰北京报道

东东4岁时被诊断为自闭症,自此之后,父母带着他辗转北京、省会求医康复。今年东东9岁了,还没有上学。

2018年入学报名开始后,东东的父母向就近片区的学校坦然说明孩子是自闭症,有多动倾向,希望提前告知学校以便做出合适的安排和准备,然而学校认为孩子既然坐不住,就不具备上普通小学的能力,提出试读两周,只有不影响上课秩序,才同意东东入学。

试读期间,东东的父母发现这所小学没有专职的资源教师,对特殊儿童的支持保障也不健全,便尝试着去申请其他学校。他们了解到可以进入特殊学校,然而当地只有一所特殊学校,但没有招收心智障碍孩子的班级。

东东的案例进入了公益组织网络心智障碍者家长组织联盟(下称“家长联盟”)的调研,今年初,家长联盟完成了连续第三年的《适龄特殊儿童入学、就学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2018)》(下称《报告》)。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也于近日向全国两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多部门统筹保障适龄残障儿童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建议》,从残障儿童入学登记、入学评估、特殊教育师资等资源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在校生66.59万人。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全面推进融合教育”,需要多部门协同解决的特殊儿童入学保障问题,等来了顶层设计的支持。

完善特殊儿童入学前登记

心智障碍儿童并不等于残疾儿童,他们与盲聋、肢体残疾儿童不同,大多为自闭症、智力发育迟缓、唐氏综合征儿童。因为支持需求较高,他们的入学也面临更多障碍。

对这类人群,我国2007年签署的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中明确倡导融合教育,即与正常儿童在普通学校内共同接受基础教育。

家长联盟2017年调研了全国9484个6-15岁特殊儿童的家长,其中83%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接受普通学校的教育。但实践中,个别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道路却并不十分理想。

俞敏洪的提案指出,一些残障儿童入学登记数据不完整,事前登记未落实到位,事后跟进缺乏保障。

《报告》也指出,如果一名特殊儿童发生被学校拒绝、入学后未能办理学籍就被退学等情况,只要孩子没有进入学籍系统,教育部门就无法直接获知孩子失学的情况。

2017年修订通过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和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和中国残联办公厅《关于做好特殊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已明确提出,要进行适龄特殊儿童少年的入学前登记。

这需要多部门协同解决。俞敏洪的提案建议,不应仅以持残疾证儿童为对象进行入学情况核查,各地教育部门和卫生计生部门协同建立“特殊儿童信息系统”,每年通过这个系统进行入学登记和入学核查。

上海、广州等地走在了前面。上海市2010年就建成了“上海市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包括教育、卫生、残联三个部门的子系统。广州市也正在尝试以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特殊儿童少年信息共享平台。

科学评估每个孩子的潜能

一位特殊儿童家长说,“个别自闭症孩子有情绪问题或者因为沟通不畅有行为问题,但大部分孩子没有太大情绪行为问题,有的孩子用科学的方法干预,可以跟普通孩子一样上学。”

做好科学的入学评估和仲裁,能避免对特殊儿童入学“一刀切”。俞敏洪的提案指出,一些特殊儿童在没有经过专业机构客观评估的情况下,依靠学校老师的经验和简单的测试而被学校婉拒,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估手段和争议仲裁措施,申请失败之后一些家长放弃了继续争取入学机会。

2017年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均提出,建立跨部门的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建立特殊儿童入学评估机制。

但《报告》指出,两份文件并未强调由专家委员会进行统一的、普遍性的评估,也没有提出明确的评估安置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2月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在提出“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之后,还提出“促进医教结合”。“这意味着要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健康状况、就学能力进行评估,提供全面的教育支持,这不仅仅是医疗问题。”中残联研究室副巡视员厉才茂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对于评估,《报告》认为不应太依赖于医学诊断结果,应以尊重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促进每个孩子的潜能和个性发展为评估目标。而且,评估结果只能作为入学安置建议,需要综合考虑孩子和家长的意愿,并且由当地教育部门落实最后的教育安置。

在多次碰壁之后,目前东东的入学问题已经有了眉目,当地教育局注意到这一案例后,承诺着手解决。

多部门协同保障

《报告》认为,一些地方特教资源教师的配备不足,是学校接收特殊儿童的最大掣肘。

资源教室和资源教师是普通学校教育特殊儿童最重要的配套保障。比如当特殊儿童上课期间发生情绪、影响他人时,就需要把他“抽离”出来,去资源教室单独辅导。此外,资源教师还需要具备从社交、情绪、认知等方面评估孩子,制定长短期学习目标等能力。

但调研发现,目前普通学校的上述资源不足,有的学校只有兼职的资源老师。

《报告》发现,资源教师缺乏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独立的编制。俞敏洪的提案建议,由各省份编制部门在现有普通学校教师编制之外,为普通学校设置单独的特殊教师(资源教师)编制。

俞敏洪还建议,由各区县编制部门、财政部门、人社部门及教育部门,落实有5个以上(含5个)随班就读孩子的普通学校必须配备至少一名专职特教资源老师;不足5个随班就读孩子的普通学校必须配备一名兼职特教资源老师。

目前,北京、广州已较为详细地提出在教师总编制内统筹解决特教资源教师编制问题。浙江省一些城市提出在教师总编制之外“可增配”特教资源教师。

不管是入学登记、评估还是学校配套保障,都需要多部门协同解决。“融合教育不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有利于从辅具、无障碍设施、康复、医疗等领域协调推进融合教育的发展。”厉才茂告诉记者。

“教育部门应该来牵头推进融合教育,但也需要财政、人社、民政、残联等部门共同参与,形成一个紧密、完善的治理体系,就好像心智障碍儿童一样,他们本身就是整个社会必须接纳的一种多元的生命。”心智障碍者家长组织联盟理事长戴榕告诉记者。

“两会时间”开启 世界为何如此关注中国 北京青年报:制定外商投资法彰显新时代开放决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