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和我的祖国 和谐藏区行
刘德几年如一日不间断为敬老院老人免费提供鲜牛奶。韩丽 宋明慧摄
金色谷地里那一味醇厚奶香
他是第三届“最美青海人”提名奖获得者,我想这应该是对他几年如一日,助人为乐的最好褒奖。荣誉“光环”的背后,他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跑过运输,开过汽车修理厂,如今成为了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一家奶牛养殖合作社的负责人。
他叫刘德,是一位回族汉子,生活的同仁县隆务镇向朝阳村。向朝阳村是一个仅有21户且全部都为回族群众的村落,多年来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已经搬走,刘德却依然坚守着内心深处最眷恋的乡土。
在见到刘德时,朴素的外表、质朴的语言,尽显出一位农民的憨厚。
或许因无法割舍浓浓的乡土之情,让他与敬老院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同仁县用爱心浇筑起民族团结之花的典范。做好事从不留名却能坚持好几年,当他的善举被“揭秘”,刘德的名字顿时被传开,从县城机关办公室到街巷的商铺里,大家都知道了这位每天坚持送鲜奶的好心人。
刘德回忆道,刚开始送的时候就是把牛奶提过去放到敬老院门卫室,第二天晚上再提过去把前一天的牛奶桶换过来接着送,就连当时的门卫都以为是敬老院定了鲜奶,他只是负责配送的。
他家离县城18公里,但无论严寒酷暑,敬老院都会定时在每晚收到送来的鲜奶,且重量从未变过。在问及为什么一直能坚持下去时,他的回答很简单:“敬老院的老人都是藏族,年龄最大的103岁,而且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20多个,根据地方习惯晨起后的第一口都要喝奶茶,这样做就是希望老人们能在清晨如愿喝上一口醇香奶茶。”
经营着有50头奶牛的奶牛养殖合作社,身为老板,他每天还要起早贪黑亲自“上阵”,早上5时起床,喂饲料、挤牛奶、打扫牛棚等,结束一天工作时已经是7时以后了,等产出的鲜奶够数时,他就赶紧自己或者让小儿子送过去。
每天送25公斤鲜牛奶,从2016年8月至今,按每公斤牛奶市场价8元大概估算,两年半来也值十几万元,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而言,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而他对此很豁达:“能用自己的一点点行动去回报社会才是最好的收获。”
当刘德的名字被敬老院老人铭记,也收获了藏族老人们最真情的致谢:“挂真切、挂真切!”甚至有的老人会因此感动得双眼噙满热泪。
从免费送鲜奶的大爱义举再到他生活的小村庄。村子里的马景成和马忠山都是贫困户,为了帮助他们有一份稳定收入,刘德就让两人到自己的养殖场里工作,每个月发3000余元工资,两年后,这两家的生活条件改善了不少,如今都已经奔上了自己的事业。
刘德说,当从电视上看到自己成为了第三届“最美青海人”提名奖获得者,远在四川等地的朋友就给他打电话,激动地告诉他:“你是好样的,为黄南争了光。”
“只要奶牛养殖合作社存在一天,我的善事就会一直做下去。”刘德用善行义举汇聚起民族团结的大爱,让金色谷地里那一味奶香更醇厚、回味也更绵长。(宋明慧 罗 珺)
感知拉布的文化魅力
石头上的工艺。张多钧 张浩摄
为泥塑上色。张多钧 张浩摄
成品展示。张多钧 张浩摄
拉布乡是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的文化之乡,全乡文化遗址多,文化底蕴深厚,泥塑、石刻等手工艺源远流长。称多县白塔传统达杰藏族工艺有限责任公司为当地村民传授藏式工艺品制作技艺,村民学习制作工艺品增加收入,村民吃上了文化旅游饭,助推脱贫致富奔小康。
尕藏才让:今朝脱贫不再难
初春时节,尕海滩草原上依旧寒风习习。沿着一条蜿蜒的山路向草原深处不断迈进,峰回路转处,一排藏式民房出现在我们面前。推开门,一个藏族男子“裹”着一股热浪热情地迎了上来。
“去年挣了16万元。一到家,就先把这房子装修了一下。现在屋里暖和多了。”听到副镇长仁青询问起2018年的收入情况,尕藏才让有些腼腆地回答道,可眉眼间都是抑制不住的喜悦。“没想到,真没想到。去之前还琢磨呢,要是能挣十万元就好了!”
尕藏才让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拉乙亥麻村的村民。十几年前,在村里很多人都靠着牛羊过日子的时候,他就开始外出打工。原因很简单:穷。
“家里就几头牛,几十只羊。一家三口要吃饭,孩子要上学,干啥都缺钱。”
即便硬着头皮走出家门,一没手艺二没文化的他,想要找份工作并非易事,只能在工地上当小工卖苦力。可一年苦到头,收入并不高,有时碰到不守信用的包工头,讨回工钱都得费不少力气。
2017年11月,村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在江苏挂职的村支部书记华格加带着我们村两委班子成员、各社社长以及隔壁次汗达哇村的村干部,到江苏的工厂调研。目的只有一个,给村民们找个工作。”在外打拼多年的村委会主任娘格加比谁都清楚,要想脱贫致富,不能只在家守着牛羊。
原来,在江苏挂职期间,华格加发现当地不少大型企业都需要大量的务工人员,而家乡很多剩余劳动力都面临就业的压力。就这样,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中萌生:让村民们到江苏务工。这次调研,就是让大家一起出谋划策。
树挪死,人挪活。几个厂子转下来,不少人都觉得此法可行。回到村里后,连忙召开村民大会,动员村民们走出去试试。尕藏才让听到消息后眼前一亮,可随即又担心起来。
“那么远的地方,能不能适应?自己也没啥手艺,干不好怎么办?”
就在他犹豫之际,华格加找上门来。
“你一直在外面打工,这次你应该去试试!不光是你,你媳妇、儿子都可以一起过去!到了先培训,实在干不了,再回来!”听了华格加这一席话,尕藏才让心里渐渐有了底气。2018年3月底,他们一家三口作为“拉乙亥麻村创业先锋队”里唯一的“家庭档”,和村里其他50多个村民一起坐上了前往江苏的火车。
“这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50多个人,几乎没有一个人出过青海。饮食习惯、气候条件、语言环境……需要克服的困难太多了!”一旁的仁青分析道。
“说实话,一开始真不适应。”回忆起初到江苏海通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的情形,尕藏才让连连摇头。“两个月的培训期,师傅手把手地教我,可是因为语言不通,没少闹笑话。你说,过去几十年,我都习惯说藏语,更别提普通话了。所以他听我说话,是哇啦哇啦;我听他讲课,是吧啦吧啦。”
玩笑归玩笑,可挑战不仅如此。在老家“拿惯了铁锨把”的尕藏才让,从来没有接触过电焊。由于技术生疏,一开始,不仅经常需要返工,有好几次都差点伤了眼睛。一来二去,就有了回家的念头。
“50多个人都坚持住了,就我们一家三口干不了?”听到丈夫想打退堂鼓,妻子诺日措第一个不同意。
听了诺日措的话,不服输的尕藏才让暗下决心学出个样来。培训结束后,不仅电焊的手艺大有长进,连汉语都流利了不少。就这样,工作渐渐得心应手起来。这群来自千里之外的务工者,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夸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转眼到了回家过年的日子,一家三口一算账,纯收入16万元。尕藏才让高兴地直跺脚,“这些钱,以前三年都挣不来!”
这不,今年1月15日到家后,尕藏才让就先找人装修了房子。当然,挣了票子,也换了脑子。这一家人的“眼界”可不仅如此。说起今后的日子,尕藏才让有着自己的小目标。
“我们商量好了,再干几年。存了钱,在县上买套房,自己开个电焊铺。”说到这,他不禁想起了以前的日子。“那会儿哪敢有这些打算?过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开春能找到一个打工的地方。对了镇长,年前,东卫村的东周跟我打听江苏的情况。过几天,他和亲戚也想跟我们一起过去!”尕藏才让说。
一旁的仁青听到这话,激动地一拍大腿。
“太好了,今年你们这几个村,又能走出去四五十人!这些人你得负责好,现在网上订票没问题了吧?”仁青打趣道。
“没问题,今年放假,我还想带着他们娘俩去‘浪’三亚呢!”尕藏才让话音未落,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咸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