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磅会议定调,深化金融改革!金融强,实体怎么强?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议强调,要深化对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认识,正确把握金融本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决打好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攻坚战,推动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重磅会议定调金融供给侧改革,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强,金融强,深化金融改革,如何落到实处?
金融稳 市场怎么稳?
曾刚:完善制度建设 改善投资者信心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曾刚:资本市场发展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非常重要的一环,过去也是短板,因为整个融资结构一直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占比不高,由此会导致企业杠杆率高,尤其是初创企业做股权融资很难获得相关支持,所以也导致一些需要资金的民营企业、创新型企业很难得到中长期股权资金的支持,如果资本市场发展起来,把直接融资的占比提升,对优化融资结构非常重要。
而且,因为整个资本市场的关注度非常高,它不仅关系着投资者的信心,众多企业家的信心也和资本市场的变化息息相关,所以完善资本市场制度,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对提振投资者以及投资企业家的信心,实现“六个稳”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马光远:资本市场对深化金融改革有信心
央视财经评论员 马光远:目前整个市场乐观的表现,跟金融供给侧改革有很大关系。金融供给侧改革为资本市场注入了非常强大的信心。从去年到现在为止,中央在整个金融层面对资本市场都非常重视,多次重大会议里都重点提到资本市场,那么资本市场作为过去的一个短板,在整个金融工具改革方面会给予更多的关注,所以市场也在信心恢复的过程中,会全方位带来新的预期。
我们需要强大的资本市场,需要整个股市健康发展,如果股市长期低迷,这个市场不可能健康,所以下一步不仅要关注指数,资本市场更要抓住机会。在自身的供给侧改革方面,在自身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层面,构建一个比较好的体系,稳定市场预期制度建设层面的信心。
金融强 实体怎么强?
曾刚:回归本源 强化创新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曾刚:要通过融资结构或融资主体结构的多样化,增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通过增加供给,来缓解供求不平衡的问题。
另外,从金融机构本身也要改变理念,回归本源,强化创新。以往做小微企业太难,有很多的创新风险,成本也高。现在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发挥主体的责任,这里有很大的探索空间,过去通过稳步创新的手段。比如,互联网的创新、基于大数据的创新、基于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创新,把原来不能覆盖的主体尽可能扩大它的覆盖面。
未来,可以依托大数据、互联网平台等去进行信贷技术上的创新,针对个性化的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去开发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并且做得更专业更细化,这也是结构优化以外,值得探索的方向。
马光远: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仍有盲点待突破
央视财经评论员 马光远: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但是什么样的金融要服务什么样的实体经济?什么样的金融产品,服务于什么样的企业还得细化,这方面仍存在盲点。
初创企业在银行为什么很难拿到钱?因为作为银行来讲,刚刚创立的企业没什么资产,贷款是有风险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天使投资要比银行贷款对这些企业更加适用一些。
那么这些盲点怎么样来解决?还得钉对钉、铆对铆,应该丰富金融产品,不要让金融企业去做和风险不对称的事,还得在供给侧层面想办法,丰富融资方式,从政策层面来讲,整个融资体系的多元化还有待更进一步地去细化、去完善。
核心观点:
曾刚:调结构 防风险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曾刚: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就是调结构、防风险,目标是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因为现有的金融供给和实际需求是不相匹配的,整个金融总量大,市场也不缺钱,但是到不了实体经济,到不了我们想支持的薄弱环节,金融这边可能在空转。
一方面形成了新的风险,另一方面实体得不到有力支持,所以核心就是要把结构调整过来,把无效的量去掉,空转的部分控制住,把有效的供给培育起来。结构性问题包括融资结构的调整、机构结构的调整、产品结构的调整。此外,还需要政策用结构性的手段引导这种变化,调结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马光远:金融供给侧改革 核心在于回归初心
央视财经评论员 马光远: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让金融回归初心。金融是为产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是扶持产业发展的,金融不断地来反馈实体经济、扶持实体经济才走到今天,而不是牟取暴利,在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设计层面一定要有一个机制,避免与初心相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