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延庆“杏花村”杏树老迈年高 全村生计要指望这种新植物
新京报讯(记者 杨亦静 田杰雄)从北京城区出发,经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向西北方向行车百余公里,就来到了拥有3000亩杏树的延庆区香营乡新庄堡村,又被称为“杏花村”。作为华北最大鲜食杏基地的组成部分,新庄堡村却依旧是“低收入村”,原因之一就是——杏树多已40岁 “高龄”,大片退化,产量一年不如一年。为了脱低,村里这两年开始种植一种在北京还算“新贵”的“神秘植物”。
“新贵”的“神秘植物”。新京报记者杨亦静 摄影
老杏一块一斤 品种繁多没特色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京市农科院林果所把香营乡新庄堡村定为杏树栽培、生产及良种繁育、科学研究基地,村里开始大面积种植杏树。当时,全村共种植了3000亩杏树,有100多个品种,既有鲜食杏,也有仁用杏,新庄堡村从一个落后的小村变身成为华北最大的鲜食杏基地。
每年清明节前后,站在新庄堡村的北坡向南望去,可以看到大片淡粉色的杏花,新庄堡村也因此获得了“杏花村”的美誉,来采摘和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
艾蒿种植区。新京报记者杨亦静 摄影
然而,杏树也像人一样,有一个成长和衰老的过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新庄堡村的杏树已达到40岁的“高龄”,大片杏树退化,品种老化,产量一年不如一年,“我们这里有骆驼黄、串红、太阳杏等品种,最好吃的品种是‘西农25’,但是最贵也就卖5块一斤,便宜的才1块一斤,一亩地赚不了多少钱。”
品种多、规模大,在外人看来是新庄堡杏树的优势,但是村第一书记张涛却不这样认为。在张涛眼里,品种繁多反而让这里的杏失去了特色,“像平谷的北寨红杏,名声叫得响。新庄堡的杏虽然多,到底哪个好吃,大家反而一下子说不出来。”
同时,自1998年开始,村里将杏树承包给村民,每人约有一亩地,各自对自己地里的杏树负责,这使得杏的营销分散,新技术也难以引进。村妇女主任张乐告诉记者,村里的杏树产业依然是“靠天吃饭”,光景好的年头能多赚点钱,遇到天气不好,村民的收入便大打折扣。“去年(2018年)春天下了一场雪,村里杏树的产量比头年减少了三分之二。”
“杏花村”村貌。新京报记者田杰雄 摄影
杏树不挣钱,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庄堡村的年轻人大多选择了外出打工。“当时村里131户低收入户,60岁以上的占了一半,而家里的孩子出去打零工赚的钱也不多。”妇女主任张乐道出了村中面临的困难。
杏花村里的甜西瓜与艾草香
在传统产业老龄化的困境中,村庄难求发展。直到第一书记张涛请来了大兴瓜王,手把手把西瓜种植技术教会了村里的新徒弟。延庆温差差异较为明显,沙壤土和气候条件也都利于西瓜的种植生长,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因为比大兴西瓜更晚成熟一个月,也正好弥补本地瓜在市场上的空白。张涛在实地调研后,联系到了大兴瓜王。2017年5月起,150个大棚在新庄堡村陆续建起,也为村民提供了近40个长期稳定的工作岗位。
但即便如此,在张涛看来,杏树和西瓜的种植是靠天吃饭的第一产业,加之产品附加值提升并不算大,这对于大部分上了岁数的村民来说,仍称不上是稳定的收入来源。经过和植保站的商讨研究,新庄堡村将眼光瞄准到了艾蒿的种植,这便是打造属于村庄一二三产业链的开始。
新庄堡村东侧,原本占地200亩的葡萄园荒废已久,杂草密布,即使面对旋耕机作业,每走十余米,深藏在土壤中的水泥柱、铁丝、树根便会与机械纠缠不休。2018年入春后,张涛与村民想尽办法终于在五月份将土地清理完成,村里还请来了专业人士为艾蒿育苗,直到初秋,新生的艾蒿已接近一人高,主题公园也正式开门。
“艾主题”公园。新京报记者杨亦静 摄影
重新种植一种植物,并不意味着就拿到了脱低之门的新钥匙,却确实指向了一种新的发展路径。相比于湖北蕲州、河南南阳等著名的艾蒿产区,在北京区域种植艾蒿在成本上并不具备优势,要想让村民增加收入,还需寄希望于产品加工。新鲜的艾叶最多三元一斤,三到五斤艾叶经过加工才能够出500克艾草茶,高品质的能卖到上千元,一下子让村民的劳动价值翻了百倍。
艾蒿和鲜杏经过加工产品附加值提高。新京报记者杨亦静 摄影
特产鲜杏经不住远途运输,新庄堡村便将鲜杏做成了杏酱;艾蒿制作茶叶用途单一,新庄堡村便将艾叶融入曲奇点心等各类零食,2018年依靠此类经过加工的产品,村里已经有了二十几万的年收入。
与此同时,新庄堡村对于艾蒿的利用也在向第三产业延伸,除了增加收益,辛庄堡村也想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针对中高端受众群体的“艾主题”餐厅同年开始对外营业,在为本村村民提供新的就业岗位的同时,当年也为村里带来了二十万元的收入。
在采访过程中,张涛向记者坦言,村落距离北京城区约有百公里,途经车辆多以过路人居多,虽然艾草主题还算新颖,但若想使城里人往返驱车二百公里专程消费体验也并不现实。但若发展特色民宿,辅以艾灸养生,把过路旅人或者前来游玩的游客短暂留住,也将带动经济发展。张涛说,他已经想好了民宿的名字,“就叫‘艾窝窝’。”
脱低不能仅靠新作物与新产业
张涛回忆,目前在艾蒿园中,全职就业农户25人,兼职农户18人。之所以有兼职,是为了调动农户工作的积极性。“一开始我们请全职的村民来负责艾草,因为工资固定,一天八小时下来,他们顶多会摘两三斤艾草。这确实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且农民也挣不到钱。”不久后,村里改变方式,雇佣了兼职农民,按照采摘的斤数计算收益,“原本我们催着村民去摘,后来变成村民自己主动早起下地,往往才到中午,他们摘下的鲜叶有的几乎相当于曾经两个工作日的成果。”
村第一书记张涛向村民传授致富经。受访者供图
有能通过探索、改变方式推动村民积极性的例子,也有张涛无计可施的情况。引进西瓜种植技术后,“企业可解决销路,但却解决不了老百姓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曾经在大兴亩产近万斤的小西瓜,在村里亩产也就两三千斤。张涛曾主张让村民自己承包种植,多劳多得,甚至找了几户村民商量由企业保底支出劳务费用,但却没有说动任何一户村民。传统心理驱使村民选择收入少、不用冒险却极其稳定的生活。
截至今年1月,曾经作为北京市234个低收入村之一的延庆区新庄堡村四百余户村民已经全部脱贫。有村干部提及这件事,眼带笑意但表示还不能高兴太早,“对于刚刚脱低的村民,我们也需要继续观察,以防再次‘返低’。”村干部提及的内容,也是即将离任的第一书记张涛有所担心的问题——当地部分农户保守、传统的思维方式,有可能制约自身的收入,也会让产业错失向更好前景发展的可能。
新京报记者 杨亦静 田杰雄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