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杂志谈官油子:对政治破坏不可忽视

日期:02-24
政治生态历代王文韶

原标题:盘点历代“官油子”:对政治生态起着不可忽视的破坏作用

广为人们诟病的“官油子”,在几千年封建时代的官场上繁衍生息,代不乏人,直到现在,还未绝迹。远一些的,诸如唐代的“模棱宰相”苏味道,五代时期的“不倒翁”冯道,都是有名的“官油子”;近一些的,诸如清末民初人徐珂在《清稗类钞》一书中形象描绘的德州仪曹郎卢荫溥、军机处当值龚丽、户部员外郎杨芳灿、仪曹周锡章等四大“官油子”,都有史可查。

“官油子”的最显著特点是“油滑”:油嘴滑舌,油腔滑调,油头滑脑,圆滑、世故、虚伪是他们的标签。武则天当政时期,苏味道三度拜相,先后居相位9年。他诗写的还行,就是不大张口说话,不得不说时,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这个“模棱”宰相油滑得找不到他的任何立场、任何观点、任何态度、任何主张,当然,也找不出他的任何错误。

左右逢源、一团和气,做不得罪人的“好好先生”,是“官油子”的惯常做派。曾担任过湖南巡抚、后做过军机大臣的王文韶,就是一个典型的官场“和事佬”。有一次,两位大臣在慈禧太后跟前发生了争执,慈禧太后问王文韶是何见解,王文韶始终顾左右而言他,慈禧虽再三追问,他仍是微笑以对,不漏声色,慈禧无奈地说他“真是个琉璃蛋”。“琉璃蛋”滚到哪里都浑身光滑,可谓是“官油子”惟妙惟肖的一个比喻。

“官油子”不仅能混下去,而且还能混出不少“油水”,混的风生水起。五代时期的冯道,在乱世的险峻官场上竟能历经5朝、先后侍奉11君,成为世所罕有的政坛“不倒翁”。 清中叶三朝元老曹振镛历经乾隆、嘉庆、道光3朝,做了50多年太平官,拿了50年朝廷俸禄。问其秘笈,就是“多磕头少说话”的“唯上”为官哲学。信奉“唯上”为官哲学,大概是“官油子”的一个共同特点,也是他们能够上位所依持的不二法门。

时至今日,“官油子”并未绝迹。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往往是“官油子”的温床。高高在上、不知下情,走马观花、不察实情,以会议传达会议、以文件传达文件,上面一天到晚要表、下面一天到晚填表,在这样的氛围中,必然滋生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夸夸其谈、虚与应付的不良风气,助长“官油子”习气,导致“官油子”滋长。

“古代版”的“官油子”为害甚巨,“现代版”的“官油子”为害也不小。“官油子”是“官”+“油子”,如果不是官,“油子”为害有限,然而“官油子”是有职有权、有责任有地位的“官”,因为油滑,有职不忠于职守,有权不为民谋利,有责不担当责任,有地位不去作为,他们谋不了大局可能会影响大局,他们干不了大事可能会耽误大事。与此同时,他们对政治生态起着不可忽视的破坏作用。

“官油子”的产生,一方面是“官油子”自身官品官德不正,懈于谋事而工于谋人,懈于实干而工于投机,斤斤计较于名利得失;另一方面,“官油子”还有生成的土壤与生存的空间。如果“官油子”能够通过仅仅给人口惠不干实事而得到实惠,这样下去,“官油子”不仅不会绝迹,“小官油子”还会长成“大官油子”。“官油子”能够得好处是其生成与生存的根本归因。铲除“官油子”生成的土壤,压缩“官油子”生存的空间,最有效的办法是不仅不让“官油子”捡任何便宜,而且要尽快地淘汰他们。

来源:孙广远/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责任编辑:张岩

他列百名红通人员第3号 出逃前赃款转移到10多国 用创新擦亮中国制造“名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