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成绩好的学生接触网游时间相对更早
新京报快讯 (记者冯倓秋)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终端的发展,中小学生接触网络游戏的比例日益增长,如何防止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月22日发布的“中小学生网络游戏认知、态度、行为的研究报告”显示,超7成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网络游戏,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接触网络游戏时间相对更早。近4成学生曾因网络游戏与父母发生过争执,而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多来自忽视型和专制型家庭。
游戏已成为中小学生的社交语言
“一有空就捧着手机玩游戏,眼睛都累坏了,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玩的!”这个寒假,辽宁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杨女士因为玩游戏问题和孩子“大战”了好几个回合。在许多家长眼中,网络游戏可能是百害而无一利。那么,孩子们对网络游戏的认知和态度又是怎样的?报告显示,超7成中小学生认为网络游戏能够缓解压力,超半数态度鲜明地表示喜欢网络游戏。孩子们对网络游戏让业余时间更愉快、认识到未知世界、开阔想法、增加了分享快乐的朋友等感受最为认同。此外,超7成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网络游戏,其中以小学5-6年级开始接触的比例最高(30.3%),其次是小学3-4年级(28.9%),到高三才开始接触网络游戏的学生占比仅为0.6%。
调研还发现,超8成中小学生是通过同学或朋友了解到网络游戏信息的。许多孩子表示,自己玩游戏是为了交朋友,和同学有更多共同语言等。在中小学生的现实交往中,网络游戏是很受欢迎的话题,他们非常乐于通过游戏用语来表现自己的玩家身份和对网络游戏文化的了解,并由此体验到群体归属感。
因此,喜欢网络游戏是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一代青少年基本的休闲需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表示,家长、老师等教育者可能需要用接纳的心态来对待孩子们对网络游戏的态度,当听到孩子在与朋友们交流网络游戏话题时不要暴跳如雷,因为这是孩子们建立友谊的一些基础话题。
孩子是否沉迷游戏与亲子关系密切相关
不少家长觉得,孩子成绩上不来与玩游戏有很大关系。杨女士常常以儿子班里一名成绩优异的女生作为案例反驳儿子玩游戏的请求:“你看妙妙(化名)从来不玩游戏,所以人家每次考试都排前面。”
然而,报告显示,学习成绩处于上层的学生是最早玩网络游戏的那群人,他们在学前及小学阶段开始玩网络游戏的比例为82.6%;其次是学习成绩中上层的学生,占比为81.4%,而成绩处在下层的学生在学前及小学阶段开始接触网络游戏的比例仅为73.3%。此外,父母对于成绩好的孩子采取规定和监督游戏时间的措施较多,对学习成绩处于下层的孩子找老师商谈的比例更高。报告指出,这可能是父母认为孩子玩游戏成绩不好,找老师商量提高成绩的方法。
调查还发现,孩子沉迷游戏行为与亲子关系也密切相关。亲子关系越差,越易导致孩子形成沉迷网络游戏的行为。反之,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度越高,越关爱孩子,孩子越不会沉迷于网络游戏。 数据显示,民主型教养模式与孩子对网络游戏的喜爱、孩子玩网络游戏的时长等成反比,而忽视型和专制型教养模式与孩子对网络游戏的喜爱、孩子玩网络游戏的时长等成正比。亲子关系很好和比较好的家庭中,孩子网络游戏成瘾的比例合计为 4.3%,亲子关系很不好和不太好的家庭中,孩子网络游戏成瘾的比例合计为 14.8%,相差10多个百分点。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孙云晓表示,其实没有游戏就没有童年,只是父母对传统游戏比较熟悉,而对网络游戏比较恐慌。但是,当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出了问题,孩子才会容易依赖网络。要预防孩子游戏成瘾,应该以丰富多彩的生活代替单调的生活,以成功的体验代替失败的体验。
新京报记者 冯倓秋 编辑 潘灿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