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移风易俗,需要有形之手更需民间力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于2月19日发布。在乡村治理方面,谈到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时,文件特别提到,要“对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2月19日新华社)
这几年,“天价彩礼”问题一直是社会讨论的焦点,2017年两会代表便就“遏制天价彩礼”问题进行了讨论,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这一问题也有提及。广泛关注的背景,是农村“天价彩礼”成风,让不少农村家庭不堪重负甚至引发经济和家庭纠纷。一些地方流行的“万紫千红一片绿”和“一动不动”——“万紫”指的是1万张紫色的5元钞票,“千红”指1000张红色的百元钞票,“一片绿”指的是1张绿色的50元钞票,这些加起来已是15万余元;“一动”和“不动”则分别对应汽车与房子,则让财力不济的家庭因此叫苦不迭。
“彩礼”在我国的历史渊源颇长,也是小农经济社会“夫权制”中下聘婚娶的必然产物,这种因环境、制度而生的基本婚姻伦理和原则,是古代彩礼存在的根本原因。进入近现代社会,随着新思想的介入,“简婚”曾经成为时尚,但在大部分农村地区,旧式婚俗仍然占据着主流,尤其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订婚的彩礼也在不断提高,金银首饰、汽车住房,都成了标配。在近年流传于网络的“彩礼地图”中,彩礼翻番的总量惊人,甚至还有“越贫越重”的体现。
当民间习俗异化成陋习,应该如何治理?是让它“再飞一会儿”,还是“一刀切”?尽管不少地方这些年出台了红头文件,强制性规定彩礼金额,但由于彩礼在农村关乎生育观念、面子心理、生活保障,所以这种管理意愿很难推行,最终还是退回到农村民众“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原点。从各地泛滥成灾且根深蒂固的彩礼顽疾来看,民众个体显然无法与这种陋习抗衡,而期待民间的自我净化则需要太长的时间,因此必须要外力进行合理的干预。但是干预不能蛮横地“一刀切”,而是需要立足本地实际,发展民间组织、动员乡贤力量,例如广东省潮汕地区不少村居就成立了“乡咨委”,成员涵盖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人,这些人既熟悉本地乡情,又了解外界发展,这样可以有效劝诫和引导乡亲们抵制天价彩礼,起到良好的带动效果。
除了发动乡村自身的人际关系蕴含的力量,政府也需要从移风易俗的观念转变入手,让地方的党员领导干部发挥表率作用,利用其威望和行为实现上行下效的效果。天价彩礼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必须在借助政府“有形之手”的同时发动社会力量,软硬兼施、循序渐进地使彩礼问题回归理性、合理。
在乡村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有效遏制天价彩礼问题,无疑是乡村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众望所归,我们期待农村移风易俗后的新面貌,更期待农村能够由此迈入与时代相符的文明状态。
■本报评论员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