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党国英:要搞真合作社,不能搞假合作社
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2月19日,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文件提出 “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深入推进示范合作社建设。”
中国社科院农业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此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了农业合作社的规范提升,他表示:“要建立现代合作社,但是要搞真合作社,不能搞假合作社”。
随着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型,近年来,合作社风起云涌,但是“挂牌社”“空壳社”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久前,《半月谈》记者调查东部某镇130多个合作社经营情况时发现,“仅有少数几家比较成功,80%以上都属于空壳合作社”,有些合作社甚至沦为“一人社”。
随着各种“伪合作社”的暴露,合作社的真伪之争也愈加激烈,党国英认为,判断合作社真伪,应有两个基础条件,“第一,社员必须是农民,而且是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农民。第二,合作社规模必须大,如果一个村里有好几个合作社,那基本是假的,因为合作社的收益靠提高流通、服务和加工的效率来获得收入,规模太小了,这种效益出不来”。
规模是农业专业化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党国英说,“没有规模,合作社的意义不大,专业技术还是用不上,大机器还是进不去,更不用说让合作社参与后续的销售等环节了。所以合作社一定要大。最开始的时候,一个县有几个,慢慢地,一个省有几个,全国有几十个、几百个就够了,这样农业生产者才能真正参与到市场中,分享整个产业链的收益。现在的合作社太多了,有数据显示全国有200多万个,即便真的都是农民参与、真的在种地,但这样小规模的分散经营,没有太大意义”。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