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8部门:2022年实现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全覆盖
中国网2月19日讯(记者 彭瑶)国家发改委等18部门近日印发《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托幼、上学、就医、养老等方面提出27项任务。
《方案》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全覆盖、质量全达标、标准全落实、保障应担尽担,实现非基本公共服务付费可享有、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安全有监管。
其中,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8年;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3岁;养老床位中护理型床位比例不低于30%;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建立;旅游经济稳步增长,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
到2022年,社会关注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方案》要求,落实新建城区、居住(小)区按照人均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推动50%的乡镇建有1所农村养老服务机构。
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到2022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大于90%,居家社区养老紧急救援系统普遍建立,“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基本建成。基本实现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全覆盖。
把社区助餐纳入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着力解决空巢老人居家、社区养老的餐饮问题。
为老年人提供患病期治疗、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到2020年全面实施全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工作。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提升贫困地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确保每个县(市、区)建好1-2所县级公立医院。力争到2020年,每千人口县级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1.8张左右。
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运营高水平全科诊所,建立专业协作团队为居民提供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等签约服务。
围绕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肿瘤、心脑血管等重点疾病,在全国建立若干高水平的国家医学中心和一批区域医疗中心。
增加托育服务有效供给
制定行业准入标准、管理规范和监管标准。在城市建成一批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在农村和贫困地区进一步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能力。利用社区中心、闲置校舍等存量资源建立婴幼儿看护中心。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服务机构。
推动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
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80%以上的在园幼儿享受到普惠性学前教育,本专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规模达到20万人以上,逐步提高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全国原则上达到50%。
继续加大对困难地区和薄弱学校支持力度,落实对不足100人的小规模学校按100人标准拨付公用经费。到2020年基本消除大班额。到2022年全面实现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约20%的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建设“互联网+教育”支撑服务平台。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本科学校。
责任编辑:张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