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书单 如何正确地吵架?

日期:02-19
克尔艾略特巴塔耶

原标题:一周书单 | 如何正确地吵架?

《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作者:(英)林德尔·戈登,译者:许小凡,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1月

无论你喜不喜欢托马斯·艾略特的诗,大概都知道他那首著名的长诗《荒原》。这部作品的出版让艾略特获得了国际名声,也被评论界视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诗作。但是,不像有些诗人,我们可以从其诗歌中大致了解到他的人生,由于诗歌风格晦涩,我们无法从艾略特的诗中认识到他本人,因此,一部传记就必不可少了。

林德尔·戈登的这部《艾略特传》前后写了二十年,材料丰富,研究也很扎实,对艾略特人生的诸多细节进行了精确考究。有趣的是本书的副标题,“不完美的一生”。一个获得如此成就的诗人,会过着怎样的生活?戈登的答案是:不完美。这是传记作者对艾略特的个人看法,也体现了艾略特对人生的追求,以及这一追求的失败。戈登从艾略特的生活出发,将生活与诗歌进行映照,对艾略特的诗歌进行了深刻评析。这是一部优秀传记应该做到的。(张进)

《踏脚石:希尼访谈录》,作者:(爱尔兰)丹尼斯·奥德里斯科尔,译者:雷武铃,版本:大雅文化|广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

一个顶级诗人是如何形成的?除了印刷出来的文字,诗歌的背后还有多少等待我们去理解的空间?在《踏脚石》这本访谈录中,希尼展示了自己寻找诗歌的历程。作为一名以音乐性闻名的诗人,他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每个寓所中寻找着愉悦的快感。他写诗,但又在诗歌的形而上空间中不断留下现实与过去的印记,例如爱尔兰乡村的蹩脚英语,小时候喜欢撕墙纸的乐趣,在洛威尔诗歌中发现的惊喜,自行车的轮辐,乡下的井与小路,铁匠的打铁声。无论希尼的诗歌走得有多远,个人的朴素经验永远是最核心的源泉。

这本访谈录正是展示了希尼人生中这些最真实的东西。有些事情看起来甚至很琐碎,但也都影响了他的写作。全书分为“印记”、“作品”、“尾声”三个部分,另外还有诗艺主题的探讨,为深入了解希尼的诗歌世界提供了丰富资料。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诺奖诗人的朴素,同时也看到了一个朴素者的超越之境。(宫照华)

《被诅咒的部分 》,作者:(法)乔治·巴塔耶,译者:刘云虹,版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

奇葩怪才巴塔耶耗费十八年写了一本有关“耗费”的作品,他称之为“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然而,野路子的《被诅咒的部分》(此中译本由《耗费的概念》与《被诅咒的部分》两部分组成)完全没有以合格经济学家的方式来思考事实。在巴塔耶看来,一次人类献祭、一座教堂的建造或一个宝物的馈赠与小麦的销售具有同等意义。他说消耗是一种不得已且必要的“损失”——不论财富还是能量,那些“被诅咒的部分”即“该下地狱的、该死的”部分,是命中注定要“损失”的部分。巴塔耶的启发,来自莫斯的“礼物经济”和其他人种学家对原始经济制度的观察,他的理论似乎出于对能量守恒的某种坚信(这看起来似乎有些民哲):太阳不求任何回报地给予,必然积聚起来的能量只能在丰盛和沸腾中被浪费。他竭力阐明的“普遍经济原则”便是,相较于生产,财富的耗费(“消耗”)才是首要对象。

巴塔耶的写作,与同时代的人一样似乎带有对“二战”前生产过剩危机的记忆,他赞美耗费,并从能量平衡角度为耗费寻找理据,希望经此发泄,可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和系统的健康循环。这也是他为什么同时对墨西哥的活人献祭、路德的宗教改革、“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感兴趣并将其并置的原因——马歇尔计划似乎提供了一个用事实证明馈赠理论的诱人机会。然而他的计划过于宏大也过于起飞,这个语焉不详的理论框架并非毫无缺陷。或许这是巴塔耶的缺陷,也是他的魅力,“他必须有所颠覆,仅此而已。”(董牧孜)

《家族、土地与祖先:近世中国四百年社会经济的常与变》,作者:(美)易劳逸,译者:苑杰,版本:重庆出版社,2019年1月

海外中国研究的开创性人物费正清,在早期曾提出近代中国发展的“冲击-回应”模式,认为传统中国长期停滞,而经过欧洲的冲击才开始摆脱困境、被迫发展。他后来对其学说作了修正。而易劳逸,这位费正清弟子就致力于研究中国历史上的经济与社会,他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中国的开启,内部因素占据更主要的位置。

按易劳逸的理解,这些因素可追溯至16世纪。“经济领域开启了商品化和货币化进程,对外贸易得以发展,传统社会阶层划分被打破,民众书写能力得以普及,人口得到迅速增长。”在1840年前,它们就已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结构变革的力量。如今,较为完整呈现这一研究的《家族、土地与祖先》有了中译本。全书从小农经济、商品贸易、制造业,以及社会阶层、信仰等层面论述,这一整体性经济社会视角可使人通览中国四百年间的演进,与侧重于政治史或思想史的研究形成对照。(罗东)

《意义的边界:三次非正式音乐讲座》,作者:(美)查尔斯·罗森,译者:罗逍然,版本: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11月

对于古典音乐,人们经常有这样一种认知:它因为脱离了所处的时代,所以不再流行。然而这在乐评家、钢琴家查尔斯·罗森看来是错误的。像贝多芬、莫扎特这样的音乐家,他们的作品在他们的时代并不受大众欢迎。他们能获得经典地位,更多是因为挑战了当时坚实的音乐传统并影响了一大批精英听众,为音乐赋予了更多的可能。

对于小众与流行的讨论,不免要回到“音乐的意义是什么”这一问题上来。罗森精确的音乐演奏直觉和广阔的人文学科视角,让他的分析拥有了寻常乐评所不及的内涵和广度。不过相比文化史式的分析方式,他更倾向从音乐本身出发、拒绝外界意象的介入,毕竟音乐不会轻而易举地顺从任何比它更宽大的语境,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作曲家生平。也许你会困扰古典音乐的解析符码过于艰深晦涩,那罗森的文字能帮你化解这一难题。傅聪曾评价罗森是“音乐界的钱钟书”,罗森能在广阔的视野中紧扣音乐本身,带领普通人领会音乐的意义,如何在无意义与不明确的边缘徘徊。(吕婉婷)

《尖叫:恐惧带来的刺激、创伤、反思和裨益》,作者:(美)玛吉·克尔,译者:张歆彤,版本:汉唐阳光|山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12月

恐惧,通常被看做是一种负面的情感。但恐惧又是一种诱惑,从恐怖小说、恐怖电影,到游乐场里的过山车和鬼屋,无数人主动地寻求恐惧带来的刺激感,为什么?本书的作者玛吉·克尔将恐惧作为研究对象,实地探访和体验那些制造恐惧的地方。她仔细地观察和记录了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在恐惧的驱使下是怎样变化的,带读者一起探寻恐惧背后的生物学和心理学原理。

为了研究,克尔还制造了恐怖小屋,用脑电设备监测前来的人们在之前和之后的心理状态,收集大脑和身体在现实威胁下如何反应的数据,并发现:在鬼屋的经历犹如一场情绪的成长冒险,让人们突破自己的边界,比来的时候感觉更好、更放松。在整本书的最后,她说:逼着自己走出舒适区,即便只是一小步,也会有兴奋、成长和活着的感觉。(李妍)

《如何正确吵架》,作者:(美)朱迪斯·莱特、鲍勃·莱特,译者:钟辰丽,版本:后浪|中国华侨出版社,2019年3月

当激情之爱如电光火石般消逝,柴米油盐和一地鸡毛就开始浮现。我们必须无奈地承认,争吵几乎是每对情侣之间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许多谈论亲密关系的书,都在指导人们如何避免争吵,但这本《如何正确吵架》却反其道而行,认为教人们避免吵架其实是一种误导,因为适当的冲突是伴侣间实现甜蜜互动的秘密武器,当双方清楚地意识到为何争吵、如何争吵以及争吵的目的之后,这些互动将会拉近彼此的关系。

作者将吵架分成推卸责任、家务琐事、财务纷争、有话不说等15种类型,并提出了不同的应对方式,让情侣学会探究争吵的根源,并满足内心未得到满足的需求,去重新唤醒渴望和解放自我,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亲密关系中的愉悦感。(徐学勤)

作者: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

编辑:徐悦东

“捍卫者联盟”破碎,Netflix终止与漫威合作 娄底:实行“以巡代训” 充实巡察“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