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障和改善民生——九论学习贯彻全省“两会”精神
民有所呼,政之所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变政府“配餐”为群众“点菜”,谋划了阳光培育、幸福养老、扶弱助困、美丽家园等10个方面的民生工程,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同频共振。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长期以来,我们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统筹实施投资于人和幸福民生战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促进就业增收。坚持就业优先,推进“三业联动”,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施收入提升行动,落实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健全最低工资标准增长和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不断培育特色劳务品牌,壮大特色原生产业,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全面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有序流转,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着力办好教育。全面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强化教师队伍基础作用,全力推动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为重点,巩固控辍保学成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省内外对口帮扶,扩大异地办班规模。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有序推进高职院校改扩建,规划建设高等教育园区,筹划新建一所科学技术类本科大学。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建设健康青海。纵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着力打造远程医疗等新型健康服务模式,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和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强化短缺药、低价药、抗癌药、儿童用药保障,多措并举解决老百姓就医贵难远等问题。全力推进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设,加强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织密社会保障网。坚持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落实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动态增长机制,鼓励发展商业医保和企业年金,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农牧区贫困人口和城镇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力度,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农牧区探索开展孤寡老人养老服务公益岗位试点,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关爱留守儿童,稳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大残疾人关爱力度,切实做好托底工作。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踏上了实现伟大目标的新征程。我们要始终以民生为重,把民生之事摆在第一位,奋力书写保障和改善民生新篇章。(青海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