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民营口腔如何分享政策红利
2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发布《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鼓励、引导、支持社会办口腔医疗、健康服务机构参与口腔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服务。业内人士认为,政策的出台或将引领资本对口腔行业的投资,扩大社会办医的规模和提高服务标准。不过,随着市场连锁机构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如何实现真正的盈利也成为了摆在民营口腔机构面前的难题。
利好政策释放
根据《方案》,行动主要围绕口腔科普、口腔健康管理、口腔健康能力提升和口腔健康产业四个方面进行。在口腔健康产业方面,《方案》提出对中游的口腔医疗服务来说,要鼓励、引导、支持社会办口腔医疗、健康服务机构参与口腔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服务,探索口腔医疗+商业保险模式,运用“互联网+”优化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口腔健康需求。
倪氏口腔医院院长倪以亮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方案》对口腔医疗市场意义较大,将对社会办口腔医疗机构的规模扩大和服务标准等领域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医疗技术规范和标准的提高方面。“未来几年,社会办口腔医疗领域将会进行一次洗牌,淘汰掉一批不具备自身生存和发展能力的企业,同时也会给口腔行业的规范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同样,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医药卫生法学副教授邓勇看来,通过国家层面行动方案的指引,从而带动相关职能部门、科研院所、社会机构以及投资机构共同关注和解决口腔健康问题,意义重大。“文件的出台具有政治意义和商业意义,一方面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从而倡导民众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另一方面对从事医疗、投资的机构而言也是一种政策的引领,口腔行业的投资或将进一步有序加强。”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增加,众多资本已经进入口腔市场。资料显示,2018年5月,泰康人寿以20.62亿元投资拜博口腔51.56%股权;2018年6月,欢乐口腔医疗集团宣布获得来自君联资本等机构参与的4.5亿元B轮融资;2018年9月,马泷齿科完成2.3亿元D轮融资。
LatitudeHealth创始人赵衡认为,此次《方案》中主要提到的健康行动工作指标为控制12岁儿童龋患率、12岁儿童龋齿填充治疗比等内容,这些治疗类口腔项目主要集中在公立口腔医院,民营口腔医疗机构虽然有此类项目,但由于治疗类口腔项目利润率较低,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更多的是注重种植牙、正畸等高收入项目,此次《方案》对于吸引资本进入口腔市场或有一定作用,但对于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发展是否真的能够起到作用还不好说。
盈利难题仍在
获得资本支持就意味着拥有了门店扩张的资本。此前,拜博口腔计划截至2017年,在全国实现或超过200家网点的发展目标。马泷齿科方面也称,D轮融资将用于通过并购或新建的方式扩大医疗机构规模、优化企业运营体系等。瑞尔集团2017年宣布D轮融资9000万美元时宣布计划在2025年之前建设成拥有1000家诊所的口腔医疗机构。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拜博口腔门店数为212家,其中包括53家医院和159家诊所。根据马泷齿科官网信息,公司目前已在北上广深、海口等多个城市设立了100余家连锁齿科诊所。
资本的进入让口腔行业呈现出规模化发展的繁荣景象,但繁荣的背后却是无法破解的盈利难题。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新三板上市的口腔机构有拜瑞口腔、小白兔口腔、北京赢冠口腔、可恩口腔以及友睦口腔5家。2018年上半年,拜瑞口腔、小白兔口腔、北京赢冠口腔分别实现净利64.61万元、653万元、364.07万元,同比下滑73.77%、25.86%、4.45%。可恩口腔亏损2790.89万元。另据公开资料显示,拜博口腔2015-2017年净亏损分别为6.91亿元、7.95亿元、7.93亿元。
在倪以亮看来,近年来在社会资本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入口腔领域后,国内口腔连锁机构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但真正能够实现盈利的还很少。“目前的口腔市场主要还是靠市场营销来拉动销售额,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模式,真正的医疗要靠口碑的传播来带动企业的发展。”
赵衡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在获得资本支持后往往会开始进行门店扩张,但口腔连锁规模化越来越容易亏损,连锁化在人员培训、材料采购以及品牌统一上可以缩减成本,但行政成本和市场推广费用会提升很多。“医疗是区域性行为,哪怕是口腔医疗结构在一个地区也需要经过3-5年的品牌培养阶段才能实现盈利。另外,由于口腔项目多属于自费,在一些支付能力有限的地区进行门店布局很难实现盈利。”
人才短板难补
优质人才短缺是口腔医疗机构难以实现盈利的另一原因。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卢海平此前在美团点评首届民营口腔峰会上也提到,近些年资本快速涌入口腔医疗市场现象较为显著,但由于部分资本缺乏对口腔医疗的认识,更多追求利益最大化和发展的短平快,直接或间接忽略了专业人士在口腔医疗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导致民营口腔市场出现人才短缺、部分消费者对民营口腔信任不足等问题。
在赵衡看来,优质人才难以跟上口腔连锁机构的快速扩张是民营口腔难以盈利的另一重要原因。“相较于公立口腔医院来说,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更加注重牙齿美白、正畸以及种植牙等高收益项目,牙齿美白等项目对于人才的需求还不算特别高,但种植牙已经涉及到手术,对于人才的要求较高,而人才的培养并不容易。”
事实上,众多民营连锁口腔医疗机构已经意识到人才短缺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人才。瑞尔集团创始人兼总裁邹其芳曾表示,抓住市场机遇的关键不在于需求端,而是供给端,中国现在市场上缺乏高质量牙医,这也是瑞尔今后发展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在邹其芳看来,瑞尔集团600多人的医生团队,每人带出3个医生,瑞尔集团医生资源短缺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嘉和口腔董事长邵慧宇此前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口腔医疗机构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与公立口腔医疗机构相比人才较为缺乏是民营医院不能回避的问题。嘉和口腔在人才方面从内外两方面入手,企业内部专家资源各门店可以共享,各门店的中坚力量进行基础诊疗工作和门诊医疗质量管控,对于刚毕业的年轻医生则注重能力培养和医疗技术的规范操作。
在赵衡看来,当前口腔连锁机构通过不同的方式培养自己的人才,但在口腔领域,诊所难以培养出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依靠医院,如果只是单纯门店诊所扩张,难以得到人才方面的资源匹配。
根据海通证券研报,国内口腔医师人力资源显得严重短缺,供不应求。口腔医生和辅助人员比例约为4∶1,而一些中等发达国家医护比例为1∶2。也就是说,发达国家每2000人中有1名口腔医师,而我国近1万人中才有1名口腔医师。北京商报记者郭秀娟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