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端成全球麻烦 撤稿竟追溯到300年前论文

日期:02-18
清华大学学术不端论文

原标题:学术不端成全球麻烦撤稿竟追溯到300年前论文

近日,演员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事件成为国内舆论热点。国际上,在翟天临公开致歉的同一天,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马西娅·麦克纳特等人在英国《自然》杂志发文,提出维护学术诚信机制的低效问题,呼吁建立专门机构维护科研诚信。

案例之外还有数据。因揭露学术不端而全球著名的“撤稿观察”网站共同创始人伊万·奥兰斯基告诉新华社记者:“我们统计的全球论文撤稿量已从2000年前的每年不足40篇,上升到2018年的约1400篇,其中约60%与学术不端有关。”

那学术不端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全球麻烦?

丑闻层出不穷

国际上学术不端丑闻连年不断。最近的重磅丑闻则是2018年10月,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宣布曾在该机构任职的皮耶罗·安韦萨有31篇论文因涉嫌造假而要撤稿。由于安韦萨曾被认为开创了心肌细胞再生的新领域,这一消息震惊了全球学术界。

再往前追溯,还有连累导师自杀的日本“学术女神”小保方晴子事件、2005年韩国曾获“最高科学家”称号的黄禹锡事件、2002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科学家舍恩制造“物理学界50年来最大的造假事件”。国内也有受到广泛关注的韩春雨事件等。

“论文撤稿是学术不端的常见后果。‘撤稿观察’网站中主要收集了来自英文国际期刊的超过1.8万条撤稿信息。有些撤稿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甚至有一条在1756年。”奥兰斯基说。“撤稿观察”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撤稿数据库,它显示全球撤稿的数量一直在上升,不过由于论文总量也在增长,撤稿量在论文总量中的比例近年来维持在万分之四左右。

虽然撤稿并不一定意味着学术不端,但奥兰斯基表示,分析显示从2000年至今,因各种学术不端问题导致的撤稿在撤稿总量中比例维持在60%左右,这说明学术不端一直是个困扰全球学术界的麻烦。

危害不止“腠理”

跟其他作假行为相比,学术不端的危害往往得不到充分认识。有些人觉得,无非是发了几篇假论文,获得“注水”的学位或荣誉,浪费了一些科研资金,不值得“大动干戈”。还有的机构讳疾忌医,不愿意公开和处理所属人员的学术不端行为。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这是扁鹊见蔡桓公时的早期诊断,可惜患者没有重视,最终不治身亡。今天,学术不端对社会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

某些科研领域的学术不端很可能危及生命。在“撤稿观察”的榜单上以96篇撤稿量排名全球第二的,是德国麻醉研究者约阿希姆·博尔特,他的一大“发现”是含有某种胶质物的羟乙基淀粉可用于静脉注射。在相关论文没有被发现造假前,一些医学机构曾将此写入注射指南。但实际上人体肾功能可能因此受损,严重时可致死亡。

从更深层次看,学术不端损害社会诚信和人们的信任,以各种手段“轻松”获得学业成绩或学术荣誉的造假者会成为坏榜样。美国也有类似案例。2010年,在北卡罗来纳大学就读的运动员马文·奥斯汀发了一条推特,引发人们对其学业成绩的质疑。媒体顺藤摸瓜发现,从1999年开始,在北卡罗来纳大学就读的许多运动员就没有正常上课,却获得了不应有的学业成绩。舆论哗然,有关机构对这项丑闻的调查一直持续到2017年,大学进行了多项整改。

治理尚需协力

对于学术不端问题的治理,人们往往止步于关注对曝光个案的处理而忽视了全面的治理体系建设。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马西娅·麦克纳特等人在14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说,过去在学术丑闻之后,常有人提议建立一个全面协调的治理体系,但往往又随着新闻热度的淡化而被搁置。

文章指出:“在美国,过去70年里保护着研究质量和诚信的系统是破碎的、低效的、不协调的,”美国应建立一个全国性的、跨越各个相关领域的“科研政策董事会”来维护科研诚信。

在中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明确科研诚信建设各主体职责,加强部门沟通、协同、联动,形成全社会推进科研诚信建设合力。

奥兰斯基认为:“学术不端问题源于人性的缺陷,所以很难完全消除。我们能做的是通过制度建设来尽量减少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比如在论文撤稿方面,如果一些地方不过度奖励论文,可以减少论文造假的动机,也许有助于减少撤稿数量。”

治理学术不端还要形成制度化的管理体系,比如从科研评价体系方面减少造假动机、加强科研诚信的教育和宣传等。

案例

从清华大学论文遭撤稿谈学术不端预防

2018年10月21日,媒体报道了“两年前清华大学11篇材料科学领域论文因学术不端遭到撤稿”一事,引发热议。当天晚上,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回应称,2017年4月,该院已对2010级博士生叶肖鑫涉及严重学术不端的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撤销其博士学位。2017年6月,该院停止了叶肖鑫导师唐国翌教授的研究生招收资格,撤销了其材料学科负责人和新材料研究所副所长职务。

清华大学的表态和对造假者的处罚,表明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零容忍,自有其积极意义。但让人疑惑的是,在媒体曝光之前,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为何从未就此事公开发声,也没有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如果及时发声,而不是被爆后被动回应,能让自身免于质疑,也可以向社会传达其惩治学术造假的正能量。

这就需要在制度建设上进行更多的探索,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和零容忍。

及早发现,才能避免病入膏肓、无法医治。不过,在此方面,各个国家都还在探索中。以此次事件为例,叶肖鑫被发现造假,其实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举报叶肖鑫论文造假的是一位叫蒂艾宁(Tiainen)的研究人员。他之前不断接到一位审稿人的邮件,要求其引用一些“看起来毫不相关”的论文,这引起了蒂艾宁的警觉。在对论文进行仔细阅读后,蒂艾宁发现,叶肖鑫及其导师联合发表的论文,有两篇结论与自己所发的论文几乎一模一样,还有16篇只是对内容和图表进行重新编排和略微修改。最终,蒂艾宁向相关期刊编辑部举报。

目前,尽管有学术论文查重等手段,但是对于学术造假的发现还是有局限。因此,需要继续探索有效的手段,才能早发现早治理。

■来源:新华社、澎湃

2018年39次航天发射,中国首居世界第一 “超级航天”的辛酸与梦想 赏不了月,还可这样“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