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社融信贷创新高 央行货币政策的稳健取向未变

日期:02-18
央行货币政策稳健信贷

原标题:1月社融信贷创新高 央行货币政策的稳健取向未变

本报记者张奇北京报道

导读

“随着票据融资便利性提高、融资成本降低,票据流转加快,大量企业通过签发和转让票据解决账款拖欠和资金周转问题。据统计,已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中,中小微企业的比重为62%。”

2月15日,央行发布的1月金融数据显示,信贷、社融数据均创下高位。

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2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票据融资增长贡献较大;由于新增信贷较多叠加表外融资转正,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创下4.64万亿元的高位。另外,1月末M2同比增长8.4%,M1同比增长0.4%。

“总的来看,随着去年及年初的多次降准,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充裕,金融数据迎来开门红。但在金融体系内部,信用派生机制仍存在不畅,宽货币并未有效转化为宽信用。”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称。

他认为,下一步随着主要发达国家央行相继转“鸽”,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灵活度进一步增加,预计央行一方面会继续使用数量型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有望再次启用价格型货币政策,通过调降OMO、MLF、TMLF等方式降息,同时逐渐建立从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传导的有效机制,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

除发布金融数据之外,当日央行还举行了媒体吹风会,多位央行人士对近期热点进行回应。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回答“是否有降息可能”的提问时称,从实际效果及从利率市场化进程这两个角度看,可以多关注实际的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化。

信贷创新高,票据融资火热

央行数据显示,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23万亿元,同比多增3284亿元。

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1月信贷大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传统上来讲,1月是全年信贷最活跃的月份,一般年底信贷额度用完后,储备信贷项目会在年初集中放量;二是宽松政策所致,今年货币政策基调是偏松,伴随着前期准备金下调,银行间资金相对充裕,利率也呈现走低态势,为银行放贷提供支持。

他预计,今年偏松政策下,全年信贷额度会比去年有所提升。

孙国峰称,从历史规律看,1月份是全年贷款投放最多的月份,2018年1月新增贷款为2.9万亿元,是当年贷款投放最多的月份,今年1月新增贷款情况与去年同期情况类似,与实体经济的需求是相匹配的,属于合理水平,不是“大水漫灌”。考虑到春节因素,应把1、2月份甚至一季度的数据统筹考察,不宜对单月数据过度关注。

温彬称,从结构上看,当月票据新增5160亿元,同比多增4813亿元,远高于过去3年同期均值,票据已成为新增贷款中的重要力量。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表示,单月居民部门新增贷款达9898亿,票据融资增加5160亿较去年同期多增近5000亿,都应引起关注。

对于票据融资的较快增长,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邹澜认为有以下因素:一是在票据融资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企业票据融资的意愿增强;二是票据在解决账款拖欠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凸显;三是1月份票据融资增长较快也有一定的季节性因素,从历年数据来看,年初票据业务增长量一般高于全年平均值。

“随着票据融资便利性提高、融资成本降低,票据流转加快,大量企业通过签发和转让票据解决账款拖欠和资金周转问题。据统计,已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中,中小微企业的比重为62%。”邹澜说。

表外融资由负转正

在信托贷款由负转正增加345亿以及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延续上月的增量势头下,长达10个月连续负增长的表外融资在1月由负转正。

“这可能意味着前期金融去杠杆和监管加强的影响已经减弱,过去一些与新规冲突的业务也已经一定程度上得到处置和清理,表外融资功能未来将逐渐得以恢复。”连平称。

表外融资开始由负转正,叠加贷款增量创历史新高,社融也创下4.64万亿元的高位。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0.4%,反弹至两位数以上。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称,1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较多,增速明显回升,显示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是货币政策效果逐渐显现的结果。社融增长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贷款增速加快,同比多增较多。二是债券融资大幅增加。三是委托贷款降幅缩小,信托贷款由负转正。四是商业银行对企业商业信用的支持力度加大。

另外,1月末M2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0.4%,增速比上月末低1.1个百分点。

连平称,M2增速持续企稳,主要得益于1月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年初降准以及公开市场应对春节现金需求的投放都给1月市场流动性创造了偏松的条件,M2增速持续企稳实属预期之中。而M1创新低,主要与春节前的季节性特征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较多企业活期存款可能由于节前大额支付行为转移至居民账户,新低M1增速可能并不代表企业经营活力不足。

货币政策的稳健取向没变

在解读金融数据的同时,几位央行人士还对市场热点进行了回应。

对于近期备受关注的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其它资产”一项的增长,阮健弘称,该项是未单独列示的资产科目集合,主要是一些杂项资产项目和应收暂付项目。年底时,这些项目中有不少会有季节性变动的特点。待年末时点过去后,这些季节性变动会减弱或消除。

另外,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要求,减轻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有人担心,这是否会对未来银行信贷质量带来压力。央行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周学东认为,文件旨在优化信贷结构,提升对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他说,信用贷款是银行贷款重要的贷款方式,但是在贷款投放中为了抑制不良贷款的过快增长,多数银行对信贷人员实行不良贷款终身责任追究。所以现在信贷人员的压力很大,如果企业没有足够多可供质押的资产,贷款就比较困难。因此这份文件出台这条措施非常及时,适当的要校正一下,如果信贷出现不良,要区分一下有没有违法违规违纪的情形?有没有谋取私利的情形?如果尽责到位,就应该免责。这样对民营企业或者小微才敢贷款。

孙国峰称,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并没有发生改变。对于是否有降息可能这一问题,他表示,一方面要更加关注实际贷款利率的变化,去年以来人民银行采取了各种货币政策的措施,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收益率,贷款利率走势都在下行。今年1月份这个趋势还在保持。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要更多地发挥央行政策利率对市场利率和信贷利率的传导作用。

“从实际效果及利率市场化进程两个角度看,可以多关注实际的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化。”孙国峰称。

工业通缩迹象再现 CPI仍平稳增长 乐创文娱张昭:“活在春天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