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垃圾不分类,上海郊区这些村民为何觉得不习惯了?

日期:02-17
垃圾分类村民好习惯

原标题:看到垃圾不分类,上海郊区这些村民为何觉得不习惯了?

摘要:只要有细致的治理,入微的宣教,包括设计出朗朗上口的口诀,多管齐下,再难转变的习惯,也有华丽转身的可能。

上海将全城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此前召开的市人代会专门为此立了法。而在一些基层村居,垃圾分类这件难事,也因为耐心细致的“绣花式”治理和春风化雨的宣传教育,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一种“新时尚”。

央媒近日就报道,“能烂在地里的就是湿垃圾,不会烂的就是干垃圾”这简简单单两句话,让郊区某镇的村民们记得滚瓜烂熟。无论是七八十岁的本地老人,还是二十出头的来沪居民,都有一套熟练的垃圾分类流程:“家里常备两个垃圾桶”“厨余湿垃圾直接用锅装方便又干净”……一位村民还笑言:“现在去外地亲戚家,看到垃圾没分类都觉得不习惯!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过去人们之所以不习惯垃圾分类,除了垃圾分类相对复杂、繁琐而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人们早已习惯于垃圾不分类。于是,要用不习惯的垃圾分类之举去替代早已习惯了的垃圾不分类行为,其中的难度当然可想而知了。

所谓习惯,就是一种自然动作,是不假思索就自觉地、经常地、反复去做的行为。思维定势、“习惯成自然”,此之谓也。对于每个人,行为既成习惯,便很难一下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不能改变,关键要看采取了怎样强有力的措施,管理者与群众有着怎样良好的互动。

“铁杵磨成针”。天底下没有改变不了的不良习惯,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险阻。大多数人原本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倒是习以为常的“一丢了之”既方便又轻松,要改过来,的确挺难的。不过,只要有细致的治理,入微的宣教,包括设计出朗朗上口的口诀,多管齐下,再难转变的习惯,也有华丽转身的可能。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着其他太多的不良习惯,比如,行人乱闯红灯,随地吐痰丢果壳;比如,乘坐公交不礼让老人,起争执吵架;比如,在居民小区遛狗不套圈牵引,等等。如何让这些不良习惯、不文明行为离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渐行渐远,以至销声匿迹,关键就是要查找原因、靶向治疗,进而让人们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智者说过:要除掉旷野的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人的行为也是一块空旷的“田地”,要让行为不失规矩,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好习惯去占据它。毕竟,人人心中都有一颗向善的种子。我们只有种上文明的“庄稼”——动员各级组织和全社会的力量采取统一的、一致的文明行动,并鞭策每一个个体自觉响应,我们就能有效地清除不良的“杂草”。用真诚、善良、优雅的好习惯来占领心灵及其行为的高地,就能把俗气、落后以至是丑陋的“心魔”排挤出去。如此,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就能变得文明、和谐而美好起来。

从社会文明发展变化的轨迹看,人们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都会有一个转化过程。事实上,就像那位村民“看到垃圾没分类都觉得不习惯”一样,只有当人们“不习惯”于一些不良习惯时,才意味着好习惯的种子已然开始萌芽,而一旦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沉淀,这些好习惯则定能在一个人的身体内孕育滋长、葳蕤茁壮,并成为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愿类似的“不习惯”越多越好!

栏目主编:朱珉迕文字编辑:朱珉迕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雍凯

我省水电新能源外送10省区 将志愿服务一直传递下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