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发布2019年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点
近日,市政府印发《2019年全市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点》,提出2019年要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治理水平,切实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总体要求
把提高政治站位放在第一位。工作要点对提高政治站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做到“四个扎实”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控大事故、防大灾害为核心目标,以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为工作主线,理顺体制机制,压实主体责任,严格监管执法,深化共建共治,狠抓专项整治,夯实基础保障,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协同有效的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体系。
把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主线。工作要点提出2019年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同比要下降5%,较大事故控制在18起以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内,水旱灾害损失同比下降5%。
◆ 重点任务
从体制机制、主体责任、依法治理、创新治理、专项整治、基础保障六个方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理顺体制机制,推动齐抓共管。一是强化党政领导责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行业领域的直接领导责任。同时,严格落实《重庆市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二是理顺部门职责。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部门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职责。建立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职责清单,尽职免责、失职问责。三是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统筹协调,做到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
压实主体责任,强化风险管控。加强应急处置工作,坚持“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建立应急管理部门与行业部门主动协同、综合救援队伍与专业救援队伍高效联动、专业救援与群众参与有机结合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同时,要狠抓企业安全生产“六强化”,突出自然灾害风险管控“三加强”。
坚持依法治理,严格监管执法。要强化部门执法主体地位,对教育、公安、城市管理、交通、应急管理、气象等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发现的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属于本部门管辖的,应当依法进行处理,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应当及时移交有管辖权的部门。要切实加大执法力度,优化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法治环境。要提升监管执法水平,规范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科学编制监督检查方案。要改善监管执法方式,严格行政审批网上办理工作要求,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共建共治。要加强基层网格化管理,整合各类基层管理资源,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建成全域覆盖、资源整合、上下联动、运行高效的基层网格化工作体系,筑牢基层安全第一防线。要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火、防汛抗旱、抗震救灾专家库建设。要提升全民安全素质,把强化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和提升安全技能作为全民安全素质提升的核心内容。要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探索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形成自觉守法守信倒逼机制。
抓住突出问题,深化专项整治。对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工贸、旅游等薄弱环节和突出违法行为,务实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工作。
实施重点工程,夯实基础保障。要改善安全保障基本面,严格落实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生产设施“三同时”制度;鼓励对高强度高风险作业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实施桥梁、隧道安全防护能力提升工程,完成四类(D级)病害桥梁整治;鼓励和支持“三合一”、“多合一”小微企业迁入专业园区、专业市场和标准化厂房;加快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要推广安全科技运用,加快推进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在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方面的运用。要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按照专群结合、政府与企业共建原则,加强综合性消防救援以及安全生产、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森林防火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 工作要求
要充分发挥应急管理机构的智能作用,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保障,强化激励约束,更加规范、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管理各项工作。
强化组织领导。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把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责任担当,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
强化工作保障。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全面加强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队伍建设,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力量。落实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与财政收入保持同步增长。加强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监管执法能力建设,保障监管执法必需的人员、经费和车辆装备。
强化激励约束。完善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巡查督查工作制度,强化巡查督查结果运用。严格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年度目标管理,强化激励约束,对先进单位、个人实施奖励,对“一票否决”的单位取消其主要负责人本年度各类评先评优资格。
董林苏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