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看铜梁养殖产业生态化“逆袭”
李开华在查看粪污处理系统运行情况。记者 王亚同 摄
李开华养猪快20年了,去年却因村民对养猪场环境的投诉而被罚了几万元。随着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速,养殖户遇到老李这种情况的不在少数。而在铜梁,当地并没有“一刀切”将养殖户赶走,而是通过引导他们将粪污资源化、循环化利用,寻找到保生态与保供应的平衡点。
日前,重庆日报记者在铜梁区采访时获悉,两年来,当地通过“精耕细作”式治理,在引导禁养区养殖场关闭、转场的同时,推动非禁养区1200多家养殖场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不仅缓解了面源污染,还实现了整体存栏量的稳定。
大户老李的“循环养殖经”
李开华的养猪场位于虎峰镇纯古村十四社,两座山坡夹着占地数十亩的场地,高处是两个猪栏,低处是一套完整的粪污处理系统。“系统每天运行1—2小时,就可处理全部粪污。”李开华说,经过循环化改造粪污得以资源化利用,每天可产干粪2吨,处理粪水13吨。
圈舍里的污水经由管道排至集污搅拌池,经固液分离后,固体被做成有机肥,液体被集中于厌氧发酵池,再以专用生物制剂杀灭其中有害有毒物质,最后流出无色无臭的水。沼液免费供给村民种蔬菜、花木;处理后的水可灌溉还田,经过再消毒后,还可用来冲洗圈舍。
为了这套设备,李开华投入了100多万元。一次性投进数年的收益,每年还要花5万元运行设备。到底值不值?
老李算了一笔账:系统每天运转几个小时,不但能消化自家污水,还有余力对外服务。现在,李开华不仅自己养猪,还扩大了圈舍对外出租,生猪存栏从1000多头增加至近3000头。仅租金和对外服务,老李每年收入就有近30万元。以往令人避之不及的养猪场,现在面貌焕然一新。李开华还通过免费供应粪肥拉近了与周边村民的距离,再也不担心有人投诉了。
作为畜牧养殖大区,铜梁有生猪养殖场1200多家。近年来,该区在规范和治理养殖污染中,对不具备治污条件和禁养区内的养殖场予以关闭或转场。同时,引导扶持养殖场进行粪污资源化利用。目前,当地已完成893家养殖场的循环化改造。
华光村有个小小“生态经济圈”
这几天,随着圈舍改造的完工,平滩镇华光村的养殖大户谭宝健终于可以歇口气了。在畜禽污染治理过程中,老谭的养猪场所受影响并不大。早在几年前,他就建起了集沼气池、储液池等为一体的粪污处理设备,免费向村里的菜农供应沼液和有机肥等消化粪污。
平滩镇是铜梁重要的蔬菜种植基地,面积上万亩。在谭宝健的养猪场所在地华光村四社,就有蔬菜种植业主张伟的160亩大棚,还有附近村民的蔬菜及其他作物300多亩。近年来,依靠养猪场免费提供的沼液,大家逐渐减少了化肥用量,蔬菜产量还提升了不少。种植大户张伟介绍,其蔬菜大棚年使用化肥从以前的20多吨降至6吨左右,蔬菜产量则提升超过30%。
养猪场与周边业主、村民之间,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经济圈”。然而,随着老谭养殖规模的增加,产生的粪污量逐年扩大,而“用户”却没增加多少,平衡被打破了。得知老谭的情况后,区畜牧部门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鼓励其加装节水设备。设备并不复杂,却能节水60%左右,每个成本仅几十元钱。考虑到长远发展,谭宝健决定引入节水设备,同时加装自动刮粪机及自动调温设备。这为老谭的养猪场减轻了环保压力,还为将来预留了空间。
以畜禽发展粪污循环化改造为契机,示范推广以节水设备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应用,实现了铜梁畜禽养殖产业由被动改造转向主动升级。目前,该区常年存栏200头生猪的养殖场80%都安装了饮水节水装置。数十家养殖场还主动引入自动清污、控温设备120余台(套)。
既能盈利又保护生态
近年来,环境成为衡量肉制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这倒逼着从业者向生态环境优良地区转移。即便划定了禁养区,严格按照政策关闭、转场之外,仍难以割断市场需求。对于这类畜禽养殖,铜梁则坚持在对环境友好的前提下,引导从业者深挖生态潜力。
位于福果镇三多村的特牧农业,就是一家保护生态有专长、自身盈利有保障的企业。在很多人印象中,养鸡场往往臭味扑鼻,该企业位于山腰的养鸡场却基本没有味道,也不见粪污横流,这得益于其生态养殖模式。
今年55岁的王兴建见证了场里养殖模式的“自我革命”。4年前,特牧农业以林下养鸡为主,粪污杂合不仅让小鸡易生病,更使山坡寸草不生。摸索了几个月,企业负责人决定实施阶段化养殖,在生长期进行统一圈养,成龄后放归果树林间“轮牧”散养。污水由管道流入液化池,经发酵消毒后输送至周边灌溉果树。环境好了,鸡的免疫抗病能力也增强了。去年,该养殖场实现产值500万元。
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生态与效益并重,铜梁区畜禽养殖产业走出了一条各展其能、各有所长的生态化、绿色化发展之路。今年,该区将继续以对环境更友好为前提,分类、分区域实施“精细化操作”,完成全部1200多家畜禽养殖场的循环化升级,到2020年底,全区所有养殖场将达到绿色生态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