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春运潮 洋年货走俏

日期:02-12
博物馆年货春运

原标题:反向春运潮 洋年货走俏

据新华社电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也是充满仪式感的节日。如今,人们过年的方式在回归传统中不断与时俱进,变得越来越多元。而过年方式的点滴变化,折射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和变迁。

团聚方式变了——催生“反向春运”潮

大年初六,在广州工作的刘伶开车把准备飞回老家的父母和哥嫂送到了广州白云机场。这是他们一家人第二次在广州过春节。

刘伶老家在四川眉山,因为回家的票不好买,去年开始,她让父母和哥嫂到广州过年。“春节在哪儿过都一样,一家人能团聚最重要。”刘伶说。

春运号称“世界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以往人们都像“候鸟”一样流动:节前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回乡村,节后再返程。如今,团圆理念没有变,人们的团聚方式变了,让“单向潮汐”呈现出“反向春运”的趋势。

广州和深圳是春运“潮汐”最明显的地方,过去一般是“超员北上,空车南回”。但是近几年,情况已有明显改变。广州南站新闻发言人刘慧说,春运以来,广州南站日均发送旅客30.8万人次,同比增幅25%;日均到达旅客18.8万人次,同比增幅30%。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和携程旅行网各自的大数据显示,今年春运传统高峰路线反向客流增加9%左右,且多以探亲为主。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等成为“反向春运”热门目的地,除夕前一周前往这些城市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40%。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春节7天假期,铁路运输旅客6000万人次,再创新高;民航运输旅客约130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生活需求多了——带动“洋年货”走俏

寻找年味,从置办年货开始。

北美蔓越莓、缅甸牛油果、新西兰银鳕鱼、美国波士顿龙虾……来自青岛的张女士家里,冰箱中的“洋年货”占了一半以上。

“现在‘洋年货’品种多,价格亲民,买起来也方便,家人都希望在春节期间尝尝鲜。”张女士说。

今年春节,不少人的年货清单上,“洋年货”开始走俏。一些电商平台销售数据显示,阿拉斯加帝王蟹、法国蓝龙虾、智利车厘子、澳洲鲜奶等都成为百姓新年餐桌的新选择。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三斤馃子一斤糖”到如今的“海鲜坚果大礼包”,年货清单的变迁正是人们消费从吃饱到吃好、从注重价格到注重品质的生动写照。

“京东到家”日前发布《2019年中国年货消费报告》显示,品质取代价格成为年货消费首选因素,国民日常消费呈现出更注重“悦己”体验的升级特征。

春节期间,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兴消费亮点纷呈。据商务部监测,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8.5%。

节前,顺丰速运、菜鸟物流等均承诺春节期间服务不断档。菜鸟进口物流数据显示,广州、深圳、杭州、宁波等口岸春节期间仍在繁忙工作,以更好满足国内外消费者需求。

“洋年货的热销反映了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需求的多元。”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家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说,我国商品型消费将持续从低端向高端升级,创新型消费和品质消费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传统年味浓了——“博物馆里过大年”受热捧

一道道宫门张贴着喜庆的年画和春联,乾清宫前丹陛上下立着“天灯”和“万寿灯”,廊庑悬挂着华美宫灯轻轻摇曳……大年初五上午,徐东蕾带着家人一走进紫禁城大门,便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

“春节期间买买年货,逛逛故宫,孩子在耳濡目染间了解传统文化,这样的过年方式既传统又新颖。”在北京工作近20年的徐东蕾第一次参观故宫,贴年画、拜财神等实景展现的年俗让他感到惊喜。

为让传统节庆文化鲜活起来,故宫博物院自1月上旬起举办“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罕见地展出了885件(套)文物。故宫春节长假7天的门票,在长假开始前便被预订一空。

传统年俗曾一度成为“儿时记忆”,如今强势回归,“博物馆里过大年”受到了游客和市民的欢迎。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春节期间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科技馆、历史文化街区的游客比例分别达40.5%、44.2%、40.6%和18.4%。(执笔记者:于佳欣,参与采写记者:齐中熙、赵文君、施雨岑、胡浩、许晓青、鲍晓菁)

北上赏冰雪 南下享温暖 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 《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规定》的决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