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棠: 做花灯驰名海内外20年

日期:02-11
陈志棠彩灯花灯

原标题:陈志棠: 做花灯驰名海内外20年

陈志棠正在做花灯。

陈志棠说,最近两三年彩灯行业越来越兴旺了。 广州文化公园内,一个直径8米的巨型红色大宫灯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让很多游客驻足观看。

这个大宫灯出自佛山市工艺美术大师陈志棠之手。年前,陈志棠和手下的员工加班加点,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将这个大花灯做完。花灯上装饰着具有岭南特色的佛山剪纸和头穗,显得既大气又优美。

做了20年彩灯,陈志棠的作品不仅风靡珠三角多个城市,在我国港澳台地区同样很受欢迎,甚至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华人区,都能见到陈志棠做的花灯。陈志棠说,最近两三年来,彩灯这个行业越来越兴旺了。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武威图、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陈志棠今年40岁,籍贯佛山三水,春节前连夜的操劳,让他的两鬓间又多生出几缕白发,一说起入行的时间,陈志棠便不由地叹息:“老了、老了。”

20年前,刚从广东省二轻中等专业学校装潢设计专业毕业,陈志棠便来到当时的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工作。“我入行很简单,就是朋友介绍,说这里的工作和我的专业相关。在我以前,这个单位已经20年没有招过人,但在那一年,却突然招了10个人。”

赴香港做280米长巨龙

原来,研究社突然招人的原因是接到了一个“世纪大单”。2000年正好是龙年,研究社要做一个280米长、14米高、龙身直径达3米,全用防水布料制作的巨龙花灯,在千禧年元旦时放在香港跑马地,向公众展出。

因为龙身巨大,要在佛山做好再送到香港几乎不可能,几经磋商,单位领导特地为陈志棠等数十名工人争取到了香港的工作签证。

“别人管我们那一届的新人叫‘十兄弟’,我们1999年11月去的香港,直接就在跑马地中心的大操场上施工,这个跑马场有好几个足球场的大小,这条巨龙就占了一大半。”陈志棠说,尽管自己是新人,只是做简单的修裁布料的工作,但工作第一年就到香港,对他来说依然兴奋不已,他开始认真观察学习师傅的手艺,一点一滴地看着龙身、龙头、龙尾渐渐成型,“做花灯真的很好玩,虽然工作很辛苦,在跑马场没有遮阳设备,我们工作一个星期,手臂和背上就开始脱皮。到整个巨龙做完,几乎所有人都掉了两层皮。”

在数十名工人的努力下,巨龙花灯终于赶在千禧年元旦前完工,与香港市民见面。这是当时世界最大的龙形花灯,因此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证书。陈志棠说,原本春节之后巨龙花灯就要拆除,但香港市民非常喜欢这个灯,写信要求当局保留,因此它一直保留到2000年的七八月份才“功成身退”。

从扎骨架练起5年才出师

人生中参与的第一项工作就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对陈志棠来说非常荣幸,但他清楚知道,距离一名优秀的彩灯师,他还差得很远。

回到佛山后,因为工作勤勉,资质较好,陈志棠便师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彩灯)省级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梁达光,刻苦学习钻研传统彩灯艺术。“研究社当时有好几位做彩灯的工艺美术大师,大家都教了我一点,梁师傅教得最多,他对我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陈志棠说,他从做花灯最基础的扎骨架开始学起,一步一步开始学装灯、裱布、画装饰画、贴剪纸、装头穗……扎骨架是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梁达光最看重的,“师傅说,如果基础的扎骨架做不好,以后的步骤肯定都做不好,所以扎骨架学得最久。师傅要求,一个圆形的宫灯,必须是标圆,这就需要花很久才能打磨好。”

会做花灯后,陈志棠又开始学花灯的设计,整整5年他才最终把佛山花灯的一整套流程烂熟于胸,“也是在2004年,我考取了美术工艺员证,这是美术工艺师中最低的一档,也是到这一年,我正式出师。”

如今,陈志棠设计创作的佛山彩灯,除了较为传统的大宫灯外,还有很多卡通人物彩灯、中国四大美人彩灯、十二生肖彩灯等。他吸取了佛山彩灯工艺技术上的精髓,又加入自身的创意风格,在造型、色彩、灯光设计上融入了不少现代元素。陈志棠说,他能不断进步,是因为经常学习,以及他对花灯的爱,“我是真的觉得花灯好玩,从香港那次开始,我就深深被它吸引住了,我会抽时间前往四川、新疆、山西、陕西、福建等地,领略各地民间艺术的工艺技法,开拓艺术思考,不断吸取艺术营养。”

台湾客商刚过年就订货

陈志棠如今负责管理公司的彩灯车间。他告诉记者,每年最忙碌的时候,是六七月到第二年的农历正月。六七月时,车间主要准备的是中秋的彩灯,过了中秋稍微歇一下,就要为春节、元宵的灯会做彩灯。那段时间,陈志棠几乎每天都加班,“春节前夕,要加班到晚上十点,几乎只有周日晚才能休息。”

而过了正月,在相对淡季,陈志棠的工作同样不轻,“主要就是画图纸,设计新的彩灯样式,向公园和企业投稿投图,我们有不少客户是比较固定的。”

陈志棠的彩灯在广州很有市场,除了今年在文化公园的大宫灯,往年他还在广州烈士陵园里做过大龙灯,在珠江巡游的彩灯船等。“大龙灯长达1公里,绕着烈士陵园的湖边整整一周;彩灯船整整38艘,因为陆路运输不方便,我们只能走水路运到广州。”

陈志棠还有很多境外的客户。“每年一过完正月,我就会接到一个中国台湾客商的电话,告诉我来年准备做什么款式的花灯。”2009年元宵节,他还应邀到香港做彩灯制作表演,在香港和澳门,公司同样有很多订单。

而在新马泰等华人聚居较多的国家,陈志棠的花灯同样很受欢迎。2000年至2005年,他每年都参加新加坡国家公园裕华园的中秋大型彩灯会,2005年4月,他制作的3米高《唐老鸭》彩灯作品作为彩灯会主题亮点展出。2006年,陈志棠的《国龙》在泰国华人街庆祝中国春节灯会展出,龙身总长达36米。2015年3月,他应邀到马来西亚做花灯表演。

2002年,他参与制作展示于佛山市城门头广场高24.08米、直径10米的巨型彩灯项目,也获颁“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证书。

行业虽兴旺愿学的人不多

2016年11月,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更名为佛山正统民间艺术工程有限公司,陈志棠则主要负责佛山彩灯创作设计及艺术指导。着眼于佛山彩灯艺术的后继有人、长远发展的他,开始制订培养彩灯艺徒计划。2018年6月18日,陈志棠有荣获“佛山市彩灯传承人”的称号,收徒传艺更显刻不容缓。

陈志棠说,他收徒的口号是“不怕你学不会,就怕我教不好”。但这两年,他先后教了十几个徒弟,留下来的只有3个人,两男一女。“我也不知道他们能坚持多久,毕竟这一行非常辛苦,挣得不多,所以不是所有人坚持得下来。”

当初和陈志棠一起工作的“十兄弟”同样没能坚持,如今留在厂里的只有两个,大部分人都转行。

“我想,要干好这一行,关键还是要有热爱。”陈志棠说,近两年,随着各地灯光节、景观照明的需求井喷,彩灯行业其实非常兴旺,但愿意学的人却并不多。

每年都会到灯会现场

这个猪年,陈志棠接的订单很大。单单是佛山里水,一下子就定下了500多个花灯、50条鱼灯、8条彩灯船、80个大灯笼和40组孔明灯。此外,卡通形象非常呆萌的十二生肖,他也准备了一组。在车间里,打开猪形花灯内的灯管,猪显得越发呆萌可爱。

“以往很多年,我们厂几乎都是连年亏损的。为了厂子的生存,我们必须迎合市场。”然而,彻底的市场化后,有一些传统的花灯就不见了。“据我知道的,我刚刚入行的时候,我还能见到瓜子灯、鱼鳞灯、芝麻灯等小型的灯具,比如瓜子灯就是用染色的瓜子做出来的,芝麻灯是用一粒粒芝麻串起来的,这些小灯做起来费工费时,又卖不出去,结果就没有人做了。”陈志棠说,一个芝麻灯纯手工做要半个多月,算上现在的人力成本,市场上根本不会有销路,“你元宵节去越秀公园门口看看,那些小孩手里提的灯,都是塑料做的,十几元就能买一盏。”

讲到传统灯型的式微,陈志棠很无奈:“我们只能面向政府和公园做一些大型花灯保证企业生存。”

每年元宵,陈志棠都会默默地来到灯会现场,看赏灯的人群最喜欢哪盏灯,“每次当人们夸我的灯最好看的时候,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陈志棠说。

铁路节后返程客流高峰昨现 广州7天接待市民游客169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