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春节人多起来了?这些新上海人选择“反向团圆”,欢迎他们
摘要:这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一种过年观念的改变。这样一改,好处不少。
过去,一到过年,在外地工作的,不管天南地北,不管刮风下雪,都要在除夕前匆匆赶回故乡与家人团聚。“有钱无钱,回家过年”。这就是中国人的团圆观念。团圆了才能过年。团圆了才算过年。因此,华夏大地上年复一年地上演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春运。
但是,从去年开始,“反向过年”、外地老人进上海,成为春运的一个新动向。今年数据显示,有更多的新上海人选择了“反向团圆”。
据上海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介绍,我们对近期住宿在旅馆业单位中的旅客来沪原因进行分析显示,受假期时长、车票紧张等因素影响,越来越多新上海人选择“反向团圆”。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一种过年观念的改变。这样一改,好处不少。
“反向团圆”比例的增加,减轻了春运的压力。由于春运期间返乡客流量过于集中,乘客买票难、回家路不顺等,人们换位思考一下,认识到,顺时针画一个圈,是一个圆;逆时针画一个圈,也是一个圆。因此,对一些外来务工者来说,过年返乡团聚不再是必然的、唯一的选择。
许多人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过年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里都一样。”他们反其道而行之,或早早订好了机票,带着父母一起旅游,领略不同地方的节日气氛,或请父母来大城市里住上一段时间,一起观光、吃饭、游览,因为老年人启程和返程比较自由。这样一来,春运不必集中在一段时间里往返。
凡事都可以从两面看。“反向团圆”也是团圆。“反向团圆”也是过年。“反向团圆”是一种较低成本的过节方式。很多用工单位出现用工紧张的情况,用工单位往往会拿出更高报酬吸引员工,“反向探亲”既达到了与家人团聚的效果,还能够乘春节之机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反向团圆”的人群大幅增加,这让一家人过年多了一种选择,子女可以尽到孝心,还更省钱更轻松,不必为走亲戚、聚会喝酒、发红包、七大姑八大姨逼婚等人情问题而烦恼。接亲人来自己工作的城市团聚,四处走走看看,以解思念之苦。既巧妙地回避了“春节运动会”,增添了过年的乐趣。
民俗不是一成不变的。民俗之可变,同样表现为过年团圆观念的变化、回家观念的变化。我们要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前提下,使之适应现代生活,为现代人所乐于接受。肯定应该肯定的习俗,否定应当否定的习俗。这就体现了年俗的“转型”,体现了团圆观念的更新。
“反向团圆”火了,城市要做好准备。我们要采取相对有效的措施。应对这种变换,面对越来越火爆的“反向春运”,铁路部门已经顺势而为,做出了示范。接下来,最重要的是作为农民工主要输入地的城市,必须做好接待服务,让广大选择与家人“反向团圆”过年的人,在陌生城市里也可以过一个快乐舒适的春节。据悉,2019年春节、元宵期间,上海公安机关将持续启动高等级勤务,每日投入3万余警力,有针对性提升巡逻防控强度,有效提高见警率、管事率。
“反向团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的进步,家庭的发展也经历了从联合家庭到主干家庭、再到核心家庭为主的模式转变,大家庭正逐渐演变为小家庭。而于这些 “小家庭”而言,千里迢迢赶回家,却已然无法感知儿时家庭团圆的温度。可以预期的是,随着外来务工者生活的进一步改善,“反向团圆”将更多地成为传统探亲方式的补充。“反向团圆”,值得欢迎。
栏目主编:朱珉迕文字编辑:朱珉迕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朱瓅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