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一刻,让家国情怀尽情绽放
图为群众在集市上购买年货。
农历除夕,无论是在外打拼的游子,抑或是家中翘首以待的亲人,这份积聚了一年的团圆情怀,都在这一刻尽情绽放。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里,也总有一些人,为了国家建设、为了更多人的团圆,坚守在岗位,抒写着最美的“敬业福”。
团圆,共庆新的生活
“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今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在清镇市站街镇移民搬迁安置点枫渔小区,一场新春文艺汇演活动正在上演,102户搬迁居民欢聚一堂,庆祝着他们迁入新居后的首个春节。
《开门红》《欢聚一堂》、《感恩的心》《喜事多》《欢天喜地》《不忘初心》《秧歌扭起来》《中国美》等歌舞、快板表演将活动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潮,赢来群众阵阵喝彩。
“活了大半辈子,和那么多工作人员一起在自家门口‘大联欢’还是头一回。”居民高午贵说,为了让大家过一个难忘的春节,小区工作人员不仅准备了精彩纷呈的节目,还在小区内挂上了大红灯笼,到处都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
表演结束后,居民们围着“团圆桌”坐了起来,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枫渔小区的第一顿“年夜饭”。“能和大家一起看表演、吃年夜饭、聊聊家常,心里特别高兴,暖融融的。”居民刘兴朋喜上眉梢。
“为了把这次活动办好,我们发动小区内的男女老少齐参与,有的搬桌凳、有的搭舞台、有的安厨具,大家自己动手。”站街镇党委书记刘勇说,去年,共有50余户搬迁群众户口转到了站街,103名搬迁群众的低保顺利转移,25名中小学生就近实现就学,群众住进了新房子,生活变好了,笑容变多了,脱贫致富的步伐也更加坚定了。
赶集,探寻“年”的记忆
春节临近,乡村集市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走进白云区都拉乡,街道上人流如织,沿街商铺摆满了新鲜的水果蔬菜、各种各样的糖果干货、对联灯笼等各类年货,一派热闹景象。
“从1月份开始,办年货的人就多了起来,这几天更是忙都忙不过来,生意好得很。”李兴华一家以赶“转转场”摆摊为主要经济来源,“平时,我们一个星期就去三次,现在是天天都出去摆摊,今天,我家还分了两路人,一边在龙里那里的‘转转场’摆摊,一边在这里摆摊,等下午不忙了后,我也打算去买些年货回家过年喽。”李兴华高兴地说。
不远处,吴军良家的摊位上围了好几圈人,刚打好的糍粑,几分钟时间就被抢空。“我家是一边蒸糯米一边打糍粑,没想到今天人那么多,实在是供不应求。”吴军良说,早上6点他和妻子准时来到了赶集地点,开始蒸第一锅糯米,短短4个小时就卖完了8锅,吴军良估摸着,今天至少要卖17锅的糍粑。
丰富的年货、热闹的气氛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选购。家住天誉城的何光春就是其中之一,“我早上8点钟就开车过来了,没想到一大早私家车就已经排起了长队,找了好半天才找到停车的地方。”何光春说,大老远地来农村赶集,一方面是可以找回儿时“年”的记忆,另一方面是因为物美价廉、品种齐全。何光春的汽车后备厢里,满满当当的装着各种水果蔬菜、鸡蛋、鱼肉,“一会,我还打算再去买几只村民自己喂的土鸡,一只自家吃,其他的送亲戚朋友。”
腊月二十九凌晨五点过,随着最后一趟列车到站,贵阳北站的最后一批归乡旅客逐渐散去,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观山湖区分局四中队民警胡珉恺终于可以歇息片刻。
从头一天早上七点接班开始,巡逻、接警、出警,胡珉恺和同事一直忙碌着,边检查边提醒过往司机遵守交通规则。
“春运期间,贵阳北站人流量每天几乎都能达到12余万人次,疏导人群、保持道路畅通是我们的第一任务。”胡珉恺说,今年贵阳北站开行了“红眼列车”,最晚一班凌晨5点才到站,我们一直要等最后一趟列车到站后才能下班。
“看不上春晚,没时间吃年夜饭,岗亭里放了一箱子方便面,有时间就吃上一碗垫肚子。”胡珉恺说。
当胡珉恺和同事们在路上巡逻时,后方的民警们同样没有休息。今年32岁的周帝顺是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观山湖区分局“800”指挥中心的指挥长,今年是他连续第三年在指挥中心过春节。
大年三十,周帝顺和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指挥中心,开始一天的工作。
“我们要通过大屏对观山湖区的各条道路进行实时监控,并结合高德地图及时对拥堵路段进行预警处理。”正说着,周帝顺发现一辆轿车与前方车辆发生追尾事故,两个车主在道路中间争执不休,他立即放大屏幕查看到车牌号,通过系统查出车主手机号,拨打电话告知车主不要造成道路堵塞,拍照留证后直接到快处快赔中心进行处理。
除夕前一天,同样忙碌的还有贵州枫阳液压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人,他们穿梭在各条生产线上。
在检测车间,工人在检测台上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不断调整产品的性能,直到合格为止。
在航品装饰车间,装试工向橙文正在仔细地查看产品,“我们有一个温度表可以实时查看检测情况,产品要能承受300摄氏度和零下65摄氏度的考验。哪怕归家心切,但在工作上也要一丝不苟,要站好除夕前最后一班岗。”(记者 龙润秋 杨婷 蔡婕 黄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