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年味丨业余冰嬉队驰骋北海:冰刀划出的古代冰上运动

日期:02-04
冰嬉图冰场太液池

原标题:留住年味丨业余冰嬉队驰骋北海:冰刀划出的古代冰上运动

1月25日下午,北京北海公园。冬风凛冽,把荷花湖冰场上插着的龙旗吹得猎猎作响。32名演员穿清代八旗军队布面甲,分八队排在冰场一侧。嘈嘈的鼓声从一旁的黑色音响传来,黄、白、红、蓝各色队伍,在令旗指引下驰入场地中间。

时值腊月寒冬,冷风刮脸灌耳,但仍有众多游人围观。演员们做出各种技术动作,脚下的冰刀,在冰面划出一道道痕迹。一旁观看的人群里,不时爆发出掌声。

演员表演的节目名为冰嬉。这是有清一代的冰上运动,亦是国俗。这支由大学生、滴滴司机、滑冰运动员和活动策划执行等身份各异的人组成的队伍,至今已成立9年。

1月21日,北海荷花湖冰场,冰嬉表演队脚踏冰鞋在冰面上展开传统冰嬉表演,演员或手举旗帜、或身背弓箭,在鼓乐声中不时变换队形,还做出“转龙射球”“飞人”等技术动作,引发众多市民游客围观叫好。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创始人为冰嬉到冰场应聘

冰嬉队的创始人名叫祝永帅。37岁的他来自重庆,1999年入读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后留京工作。

组建冰嬉队的想法,萌生于2006年。那时,还是一家健身馆老板的祝永帅,在电视上看到清代《冰嬉图》,这勾起了他对这项古代冰上运动的兴趣。

反映清代冰嬉的绘画作品,为数不少。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清代宫廷画师张为邦、姚文瀚合绘的《冰嬉图》。如今,它被保存在紫禁城的高墙深院里。

两位画师的生卒年月,至今已不可考。据故宫博物院官网介绍,《冰嬉图》是一幅纵36.5厘米、横563厘米的绢本工笔设色画。它描绘的,是“太液池冬月表演冰嬉的盛况”。而今年八旗冰嬉队的表演所在地北海公园荷花湖,原是清代西苑太液池的一部分。

《冰嬉图》让祝永帅眼前一亮。他下定决心,“复原”这项运动。为此,不会滑冰的他到北京一家冰场应聘,借机学习滑冰技能。

回想起当初的决定,祝永帅自己并不觉轻率--他一直对这种冷门体育运动感兴趣,譬如在大学里,他是校棍网球队的一员,后来还曾带队到美国参加棍网球世界杯。

1月21日,北海荷花湖冰场,冰嬉表演队在进行传统冰嬉表演。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队伍成员身份各异

4年倏忽一过。2010年,祝永帅开始筹建冰嬉队。当时,并没有多少人了解这项古代运动,为此,祝永帅定制了一摞摞传单,传单上写着关于冰嬉运动的简介。他和朋友几乎跑遍北京各所高校,分发传单,招募成员。

团队成立之初,百业待举,急需大量资金。为了筹钱,祝永帅甚至把在重庆老家的一套房子卖掉,父母因此与他发生冲突,几乎要断绝关系。

父母不理解祝永帅为何要“折腾”。他们希望儿子找个稳定工作,平静过活。但祝永帅却说,自己想做这种“从无到有”的事情,且陶醉于其中。

一开始,冰嬉队只有48个人。为了招到更多队员,有些热情高涨但滑冰基础很差的人,祝永帅也把他们留下。

到如今,八旗冰嬉队已经发展成一支600多人的团队,既有负责表演的队伍,也有负责历史考据、舞蹈编排、音乐制作及后勤保障的部门。

这是一支职业身份各异的表演队--他们之中,有来自北京体育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学生,还有滴滴司机、滑冰运动员和活动策划执行等。

他们中有男性也有女性,有汉族人,也有满族人。

八旗冰嬉队还有项特殊规定--每年,将有三分之二的队员离队,以便让新成员加入。“这项规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能让更多从未接触冰嬉的人,体验到这项运动的乐趣。”祝永帅说。

曾是古代皇家运动项目

冬天的北海荷花湖,没有了湖光塔影,不见夏日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景象。低温把水面冻成冰面,冰场之上,八旗冰嬉队的队员们趁着表演间隙坐在长凳子上休息,一位镶蓝旗“将士”和一位正黄旗“将士”,绕着一名站立着的镶蓝旗“将士”玩起了猫捉老鼠。

这天下午3点,八旗冰嬉队年前的最后一场演出开始了。队员们手持小旗帜,在场内变换各种阵型。队伍时而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圆圈滑行;时而排成长队,如游龙蜿蜒前进;时而分成两队,相互贯穿滑跑。还有队员在演出中拿着弓箭,作引而不发之状,惹得一旁观众叫好连连。

从1月21日到1月25日,八旗冰嬉队每天在北海公园的冰场进行冰嬉表演,每天5场,算下来,一共25场。如今,八旗冰嬉队的观众是普通市民;而在300多年前,冰嬉的观众,是钟鸣鼎食的王公贵族和皇帝。

据故宫博物院官网介绍,清代把冰嬉视为“国俗”,并作为重要典制记载于钦定《大清会典》之中。乾隆皇帝曾说:“冰嬉为国制所重。”

每年冬至以后,清廷便在西苑太液池(即今北京南海、中海和北海)举行大规模冰嬉活动。皇帝由王公贵族和文武百官陪同,阅视驻京八旗将士和内务府上三旗官兵冰上射箭和冰嬉表演。

按照清朝典制,表演者约一千四百人左右,每年冬至后开始集训。腊八前后,举行正式比赛和表演。比赛时,皇帝坐在冰床上现场观看。

赛场设三个饰有彩旗的旌门,门上方正中悬一彩球,作滑射之用。号令一发,参赛选手沿着画好的弯曲冰道迅速滑去。

张为邦、姚文瀚合绘的《冰嬉图》,让后人窥见到清代皇家冰嬉表演的场景。选手们奔向旌门后,有的身躯微弯,张弓搭箭准备发射;有的滑过旌门,正回首仰射;有的箭已射中彩球,神情愉悦。

画面还有冰上杂技的表演场景。表演者除八旗军士外,还有儿童。画中,有双人滑冰和单人滑冰,有人溜滑倒立,有人击鼓耍刀等。据故宫博物院官网介绍,冰嬉时,每一个冰上表演动作都有命名,如“金鸡独立”、“猿猴献桃”、“童子拜观音”、“凤凰展翅”等。

此外,冰嬉时还有蹴鞠表演。乾隆年间出版的《帝京岁时纪胜》一书曾记载,“冰上滑擦者所着之履,皆有铁齿。流行冰上,如星驰电掣,争先夺标取胜……冰上蹴鞠,皇帝亦观之,盖尚武也。”

发表于《紫禁城》杂志的《清代》一文曾介绍,到了清末,冰嬉运动开始衰退,继之而起的是从西方传入的近代滑冰和冰球。祝永帅和他的队员想做的,就是尽力“复原”清代冰嬉运动,并为之注入新元素。

1月21日,北海荷花湖冰场,冰嬉表演队在进行传统冰嬉表演。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复原”与创新

“复原”冰嬉并不容易。祝永帅和一位在图书馆工作的朋友,及一位在体育机构工作的朋友一起搜罗史料,研究清代冰嬉运动的表演、竞技项目及其技术动作。

他们请来北京一所舞蹈学院的老师编舞。表演中,既融入清代冰嬉的技术动作,亦有他们自创的新动作。

祝永帅曾和两名队员,在冰场反复演练,最终设计出一个新动作:其中一人滑行时忽然身体后仰,另一人从对向滑来,腾空跃起飞过其身体,然后落地。这个动作,被他们比喻为“飞人”。

服装亦须设计。冰嬉队请来专业人员,根据历史及舞台效果需要设计了八旗军队布面甲,尔后在服装厂订做。一整套服装做下来,价格就将近4000元。

时至如今,清代冰嬉表演时有无乐曲助威已不可考。冰嬉队便在网上寻找合适配乐,通过重新编曲,整合成如今演出时播放的音乐。

每年12月初,在演出开始之前,冰嬉队也像文献记载中的八旗将士那样,进行集中训练。训练为期近半个月,他们多数时候选择在室外冰场练习,训练中,跌倒、磕磕碰碰是常事,但队员毫无怨言。

1月25日这天下午,最后一场演出接近尾声。冰嬉队员做完最后一个技术动作:左臂伸展开来,右手挈着大旗立定于冰场。一名正黄旗“将士”大口喘着气,举起左手向观众示意,人群之中,混杂着掌声的尖叫欢呼声随即传来。

演出结束后,冰嬉队的队员们将陆续返乡,奔往天南海北。也是在这一天,祝永帅在自己的朋友圈发了一张图片。

图片里,天空一碧如洗,地上草木枯黄,冰嬉队员一身戎装,列好阵形,站立在冰场。图片左下角写着一行字:“八旗冰嬉队号召大家参与和传承中国传统的冰嬉文化。”

新京报记者 潘闻博编辑 张太凌校对 陆爱英

夜读:今天你错过的新闻可能都在这里 孙楠张杰春晚《时间的远方》引共鸣 网友:想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