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媒称中国推行垃圾分类任重道远:改变民众习惯需很长时间
参考消息网2月3日报道 美媒称,中国没有真正的垃圾回收系统,面对堆积如山的垃圾,政府和民众开始行动起来,试图改变现状。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2月1日报道,“北京零废弃”的联合发起人陈立雯从厨余垃圾桶里拿出与玉米皮和鸡蛋壳扔在一起的塑料袋时感到特别振奋。她告诉店主:“你真棒,下次会更棒。”她解释道,应把塑料袋扔在黄色而不是绿色的垃圾桶里。
毕竟,这才是西蔡村垃圾分类管理的第二天。西蔡村是河北省的一个村庄,约有480户,村里尘土飞扬。
报道称,村民也包括陈立雯的父母。因此,这位“北京零废弃”的联合发起人决定从自己的家乡开始行动,手把手地教中国人回收垃圾。
陈立雯说需要组织人们建立垃圾减量制度,但城市很难做到,因为人太多。陈立雯正致力于在全国开展垃圾回收教育,一次一村。
报道称,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基本上还没多少垃圾。当时国家不富裕,人们买得少,当然也就浪费得少。
然后,经济开始繁荣,垃圾也随之而来。大量消费垃圾——电脑零件、塑料包装、牛奶盒、废弃手机、纸板箱——堆积如山。
现在,随着送餐服务和网上购物盛行,又出现了各种新型垃圾。
报道称,虽然中国人均固体垃圾量只有美国的一半,但是中国人数更多。这意味着中国每天要扔掉大约6000万个外卖餐盒。
然而,中国没有真正的回收系统,只有非正规的“拾荒者”,他们从垃圾桶里翻找有价值的东西,再拿到郊外的大型垃圾分类中心去卖。这意味着只有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才有垃圾回收。
报道称,面对堆积如山的垃圾,中国政府试图改变现状。
首先,政府开始禁止进口固体废物。上世纪80年代,中国制造商为了寻求廉价原材料开始进口固体垃圾。截至2018年禁令生效前,中国每年进口近800万吨塑料垃圾。
报道称,从2018年开始,中国禁止居民使用塑料垃圾袋、未分类废纸和废弃纺织品。
中国此前宣布要在2020年全面推行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但是,改变长期养成的行为习惯需要很长时间。
陈立雯(前右)正在指导村民进行垃圾回收(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