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汉子谢杰在大凉山的200个日夜

日期:01-31
谢杰大凉山巴山

原标题:巴山汉子谢杰在大凉山的200个日夜

新华社成都1月31日电(记者任硌 刘坤)“用我的围巾把麻袋拴紧在马背上哦,一会儿莫落崖下面去了”,四川昭觉县哈甘乡瓦伍村驻村干部谢杰操着一口浓郁的巴山口音说,他与哈甘乡众扶贫干部一起,将募集来的近百件衣服装进麻袋,拴上马背,准备运往瓦伍村尔主社分发给当地百姓。

42岁的谢杰是位于大巴山深处巴中市通江县林业局的干部,2018年7月1日,他南下来到千里之外的瓦伍村,开始驻村帮扶工作。记者见到谢杰时,是他到瓦伍村的整整第200天。

“瓦伍”是彝语中“四面悬崖”的意思,全村共3个农牧社,全部不通公路,平均海拔1400米。

瓦伍村村委会位于307省道旁,谢杰同另外4名帮扶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于此。瓦伍村尔主社是距离村委会最近的社,与村委会垂直落差近千米,入社需徒步三四个小时。“如果要去最远的八姑社,早上七点就要出发,下午一两点才能走到,出发晚了当天就回不了村委会了。”谢杰说。

记者随同谢杰等帮扶干部走在只能一人通行的狭窄山路上,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路面全是碎石子,陡峭处很容易滑倒。村民吉海曲体说:“前不久,村中有人不慎滑下去,幸好被卡在了两个大石头中间,才‘捡’回了一条命。”

谢杰200天里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三十多次。“太险了,说不怕是哄人的。”谢杰边走边说,“站在崖底向上望,这大山刀劈斧切般巍峨,瓦伍村村民祖祖辈辈,就是依靠那条用钢绳和树枝搭建的简易梯道和牛羊走出的险峻小路进出村。”

2017年,当地政府在部分险峻路段架设了钢梯,村民们出行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今年6月底,大家就要跟这条难走的山路彻底说再见了,82户贫困户将搬入县城旁的集中安置点去,剩下的36户我们在积极争取随迁过去,达到整村搬迁的目的。”谢杰说。

这里是四川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工作难度最大的地方之一。

逐户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了解每户家庭情况,深挖致贫根源,算账对比,制定帮扶计划;为瓦伍村谋划布局产业项目;召开村群众大会,宣传动员了村民前往广东务工。发挥林业干部的优势,为村民指导核桃、青花椒、脐橙种植技术……200天里,谢杰与其他帮扶干部一天也没有休息过。

瓦伍村如今在绵阳市涪城区帮扶资金的支持下,核桃种植已发展到200多亩,青花椒种植已发展到150亩,脐橙种植已发展到110亩。村民曲比尔洗笑着说:“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养有黄牛、山羊、土鸡、土猪。”

瓦伍村计划今年将整村脱贫。

谢杰在瓦伍村的工作早已走上了正轨,回想起200天前刚来的时候,坚毅的大巴山汉子也表现出了男儿柔情。

“那天村委非常热情地款待了我们,吃了猪肉,喝了酸汤。村支书沙马古意说‘从明天开始,你们的生活要自己解决咯’,当时我一下就从热闹的气氛中回过神,一时竟然不知所措。”

妻子当晚打电话过来问平安,谢杰迟疑了很久,最终没敢接,只回复了“已到”二字。他怕自己一时控制不住情绪,失声哭出,让妻子担心,只一个人在黑夜里默默地流泪。

现在,谢杰与瓦伍村很多村民成了好朋友。他与朝夕相处的帮扶干部们,更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一起工作,一起做饭,晚上一起看星星,大家都笑着说自己“快成天文学家了”。春节临近,谢杰请队友张晶再给自己理了一次头发,准备精精神神地回家过年。

2018年6月,为全面打赢大凉山的脱贫攻坚战,四川省选派5700多名干部组成综合帮扶工作队分赴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开展为期三年的脱贫攻坚和综合帮扶工作,谢杰就是其中一员。他说:“多年以后,我会以参加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感到自豪!回首这段时光,我可以说骄傲地说,我把自己最美好的岁月和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这片多情的土地和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海拔4700米的春运时光——探访世界最高有人值守火车站 加拿大想派特使来中国 可能是这名前总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