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掩鼻而过到人人自觉——上海嘉定下“绣花功夫”“绣”出垃圾分类新时尚
新华社上海1月30日电 题:从掩鼻而过到人人自觉——上海嘉定下“绣花功夫”“绣”出垃圾分类新时尚
新华社记者姜微、姚玉洁、何曦悦
曾经人人掩鼻而过的“垃圾桶”成为城市治理的新命题。在数十年“随手一丢”的“习惯”面前,垃圾分类在各地都遭遇过推广难题。在上海嘉定,通过耐心细致的“绣花式”治理和春风化雨的宣传教育,垃圾分类已成为一种人人参与、人人自觉的新时尚。
新时尚:“不分类不习惯”
早晨七点半,嘉定区赵巷村的垃圾投放点热闹有序。“赵阿爷,这次垃圾分类得很清楚嘛!”志愿者顾彩娥和前来扔垃圾的村民赵根发热情招呼,并熟练地扫码登记。“滴”的一声后,赵阿爷收好自己的绿色账户二维码,在垃圾厢房配置的洗手台前一边洗手,一边对记者说:“月底我的绿色账户就能有五六百分积分,可以用来换牙膏、洗衣粉等生活用品。”
“能烂在地里的就是湿垃圾,不会烂的就是干垃圾。”简明两句话,赵巷的村民们都记得滚瓜烂熟。无论是七八十岁的本地老人,还是二十出头的来沪居民,都有一套熟练的垃圾分类流程:“家里常备两个垃圾桶”“厨余湿垃圾直接用锅装方便又干净”……村民王锦青笑言:“现在去外地亲戚家,看到垃圾没分类都觉得不习惯!”
62岁的姚莉莉是嘉定区博泰景苑小区推广垃圾分类的志愿者。她说:“刚开始还是有人嫌麻烦,把垃圾混装扔在路边。我看到了就会主动去帮他把垃圾分好,乱扔垃圾的人就会感到不好意思。时间长了,大家都习惯分好类再扔到投放点。”
源头分类、源头减量、源头治理。目前,嘉定区各处垃圾投放点投放的湿垃圾“纯净度”已经达到95%以上,2018年餐饮垃圾日均专项收运量从此前的43吨升至122吨,可回收物日均增加了58吨,大大减少了人工辅助分拣的繁复环节。
新治理:绣花功夫“绣”出获得感
博泰景苑小区原本有26个垃圾投放点,在推行定时定点投放后,小区只设东、西两个投放点。“我们把原来垃圾投放点所在地都恢复了绿化,同时安排了志愿者巡逻,清理乱投现象。居民看到社区环境变美了,也就更愿意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博泰景苑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王馨说。
源头垃圾分类在地域广阔、房屋分散的农村地区通常难以推行。但记者在嘉定区赵巷村看到,漂亮的玻璃厢房几乎不像是垃圾投放点,干、湿、可回收三类垃圾分区鲜明。硬纸箱、玻璃瓶等可回收物以往常常被人们随意丢弃,现在都能在垃圾投放点找到“归属”之处。村民不仅可以把它们以废品回收市场价卖出,还能收获额外的绿色账户积分。
“习惯养成还是要靠长效机制和村民自觉。”赵巷村党总支副书记徐加英说。赵巷村共有250余户人家,村干部和全村家庭分组结对,对于那些年龄偏大、不太容易学会垃圾分类的村民,干部们一次次上门手把手教学。
嘉定区首创的农村出租房托管“安客模式”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通过农房租赁人员的统一管理,外地来沪人员也能把垃圾分类落实到位。现在的赵巷村干净整洁,路边见不到半片纸片,就连生活垃圾定时投放点,都美观明亮、毫无异味。
新科技:全链条闭环处理破“症结”
不少居民表示,看到自己辛苦分类的垃圾收走后又被混装到一辆垃圾车里,立刻就没了积极性。破垃圾分类的“心结”首先要破垃圾处理的“症结”。
“现在,我们的垃圾车都分为三色,和居民看到的末端回收桶颜色统一,干、湿、可回收垃圾分开转运、一目了然,我们还欢迎居民对混运现象进行举报。”嘉定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李超介绍,2018年嘉定全区新增31辆分类收运车,完成了327辆分类收运车辆喷涂更新,保证垃圾转运透明、有序。
嘉定区外冈镇的一幢帆船型的时髦建筑,看起来像一座艺术馆。这是嘉定区再生能源利用中心,这里采用国际先进的垃圾焚烧处理技术,让湿垃圾处理无黑烟、无异味,排放烟气的关键指标都通过网络和厂内电子屏实时公示。
“颜值加科技,这里将成为一个‘网红’科普教育基地。”嘉定区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工程师熊志强介绍,隔着玻璃,市民能清晰地看到垃圾池内抓斗行车如何一次性抓取10吨重的垃圾;日处理垃圾500吨的机械炉排炉如何将燃烧后的废渣,变成美观实用的环保砖。“市民眼见为实,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垃圾分类这一基础环节上的。”熊志强说。
更多社会力量也在加入垃圾分类推广。支付宝城市服务增加了上门回收生活废品,并将逐渐在全上海铺开,更多年轻人、“手机党”不用再苦等走街串巷的回收商贩,告别了废纸废瓶扔之可惜、回收无门的麻烦,旧物回收就像寄快递一样方便。
目前,上海正在加快立法,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垃圾分类既是一场生态革命、文明革命,也是思想观念和治理模式的变革。要善于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拓展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闭环体系,做到全民参与、全力以赴。”嘉定区委书记章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