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确定

日期:01-29
短缺基地品种

原标题:首批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确定

北京商报讯(记者方彬楠姚倩)1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一批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单位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医药”)、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医药”)、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倍特”)分别牵头组建联合体建设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

具体来看,上海医药牵头组建的联合体,由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联合23家企业组织实施;中国医药牵头组建的联合体,由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实施。成都倍特牵头组建的联合体,由成都倍特联合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等9家企业组织实施。

2018年2月,针对小品种药(短缺药)市场用量小、企业生产动力不足等实际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通知。通知显示,国家将结合药品供应保障需求和集中生产基地的全国布局,选择认定5家左右企业(集团)建设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通过协调解决小品种药(短缺药)文号转移、委托生产、集中采购、供需对接等问题,支持企业集中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推动落实集中生产基地建设目标任务,到2020年,实现100种小品种药(短缺药)的集中生产和稳定供应。

资料显示,小品种药(短缺药)主要分两类,一是廉价的经典药,多年临床效果好,价格固定且低廉;二是治疗罕见病的药物,又称“孤儿药”,生产量本身比较少。由于原材料涨价、人力成本增加、流通环节中费用增加等因素,导致厂家不赚钱从而停产短缺药。

根据《通知》,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单位要按照建设周期和责任目标要求,完成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任务,保障小品种药(短缺药)的稳定生产供应。北京、上海、四川等省(市)相关部门要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强对建设单位管理指导,督促企业保障药品质量安全,提高短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强化会商联动,及时协调解决建设单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018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曾强调,加强全国短缺药品供应保障监测预警,建立短缺药品及原料药停产备案制度,加大储备力度,确保患者用药不断供。

在南京乐药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郭新峰看来,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的确定可以保障短缺药的供应,保障患者的使用权;同时,集中生产基地有利于稳定短缺药的价格,给药企适当的利润,以调动药企生产供应的积极性。

外媒关注中国将迎农历新年:春晚准备就绪 节日气氛浓 中通客车去年净利预计下滑超八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