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农民没了工资和房租收入,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致富?
摘要: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今天下午举行全体会议,市政协委员顾德平作大会发言时,对农民的“钱袋子”进行关注。
“‘2030’农民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对薪金和工作环境期望值过高,造成农村青年实用人才流失。受学历文化、劳动技能、就业年龄等限制,‘4050’农民非农就业渠道狭窄,择业困难,工作不稳定。”
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今天下午举行全体会议,市政协委员顾德平作大会发言时,对农民的“钱袋子”进行关注。
顾德平指出,近年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高一低”企业关停、集体建设用地减量化力度加大,短期内出现农民集中失业,造成工资性收入减少。农村养殖业比重下降,农业产值和效益“双降”,影响到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因拆违和外来人口控制等,非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农民合法房屋出租呈减少态势,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下降。“农民收入总量相对偏低、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值差距拉大的问题依然存在。”
“乡村振兴,农民生活富裕是根本,促进农民增收是重点,也是难点。”顾德平建议,拓宽创业渠道,进一步增加农民就业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岗位培育相适应,通过引进企业、形成产业、带动就业,让农村富余劳动力放下锄头、离开田头、走进工厂,稳步增长农民工资性收入。
农民增收不能只靠种田。顾德平建议,可以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扩大农民就业创业的政策扶持,引导各路社会“创客”、创新资源进入农村,鼓励农村本土人才返乡创业,调动“乡贤”支持农村发展,浓厚农村创业创新创造氛围。
顾德平提出,加快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盘活闲散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引进优质企业总部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股权收入。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发展乡村旅游、农村民宿、特色农场等,提高农村消费品的市场价值,提升农民经营性收入。要搭建市级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平台,出台相关政策,推进农户资产作为工商资本入股入市,提高农民资产性收入。加大政府为农财政资金转移支出,既要“输血”,更要“造血”,进一步实现纯农地区精准综合帮扶目标。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曹飞题图来源:张海峰 摄图片编辑:曹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