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半小时经济圈 聚新兴产业领军人

日期:01-27
南沙庆盛枢纽

原标题:构建半小时经济圈 聚新兴产业领军人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靖文、龙锟、罗桦琳、严建广、李波

自去年开始,省市两会的焦点之一就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跟去年相比,今年省政协委员对大湾区建设的关注点更加专业,很多委员都是经过长期深调研,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具体建议,包括交通、人才等方面。

交通先行:

探索广深建磁浮试验线可行性

“我建议适当增加广深港高铁停靠南沙庆盛站的班次,目前每日经停虎门站有12趟,南沙庆盛仅1趟。”省政协委员、新鸿基地产执行董事郭基煇表示,广州南站、南沙庆盛站等广深港高铁沿线站点是粤港融合发展的重镇和排头兵。他已经跟香港相关运营企业和部门有过沟通,对方回应会根据庆盛人流与内地协商调整班次。

省政协委员游忠惠提案建议,推进广深高速磁浮试验线建设,由省政府牵头,广深莞三市提前规划、统筹考虑、加快实施,共同制定广深高速磁浮试验线工程可行性研究及方案设计,争取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速磁悬浮试验线落地广深,整体改善广深区域轨道交通现状,助力推进“环线+放射线”的珠三角城际铁路网建设。

农工党广东省委集体提案也建议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新型交通体系,打造半小时经济圈。可采用先进的磁动力承运系统,建设超高速磁浮交通物流网、使广州-香港往来车程缩短到15-20分钟,大湾区内任意两地距离30分钟就能到达,真正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经济体的联动发展。

人才政策:

建议全面推广“人才绿卡”

深耕南沙多年的省政协常委霍启山今年继续关注大湾区的人才建设。建议在南沙区内试点打造大湾区国际人才自由和保税港,具体可以在庆盛枢纽区块和南沙湾区块启动,依托连接香港的交通枢纽优势(庆盛高铁站通达香港西九高铁站、南沙客运港通达香港中港城码头),通过创新在人才和新型服务业生产要素方面的通关和保税管理系统,结合传统人手操作和新型科技的通关、报关和报税途径,引进和聚集国内外新兴产业领域中的领军人才和有关物资。可借鉴香港的税收政策,降低在自贸区工作的港澳及外籍人才的税负水平,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提供直接在境外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的渠道和便利。并探索人才保税的额度与该人才带来的产业贡献挂钩,如科技转化成果、论文发布、培养青年科研人才团队等。

农工党广东省委集体提案建议在省内推广广州、深圳已实施的“人才绿卡”制度,建立湾区人才库。该提案指出,广深已建立“人才绿卡”制度,减少符合资格人才在子女入学、购房购车等方面障碍,可研究建立湾区人才“绿卡”制度,对纳入湾区人才库的港澳人士,给予税收、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衔接保障,消除人才流动的后顾之忧。

大型图片展呈现广州百年光辉历史 大会首次举办“委员通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