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会面孔 | 史吉平委员:残羹剩饭也能成为能源和肥料
摘要:担任市政协委员以来,他一直关注着垃圾分类议题。去年,他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的建议》提案。今年,他的提案更为具体,建议上海加快建设湿垃圾末端处置设施。
在闵行区华漕镇,有一家变废为宝的“神奇”厂区,“吃”进去餐厨垃圾,“吐”出来的却是肥料和土壤调节剂。这个名为闵行区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的项目,每天可处置餐厨垃圾200吨,采取全封闭工艺处理,不仅闻不到刺鼻气味,资源化利用率也高达80%。
“这个项目属于好氧发酵设施。厂区不大,却能消纳闵行全区产生的餐厨垃圾,处理能力还有富余。”两会召开前夕前往厂区调研的市政协委员史吉平介绍说。担任市政协委员以来,他一直关注着垃圾分类议题。去年,他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的建议》提案。今年,他的提案更为具体,建议上海加快建设湿垃圾末端处置设施。
湿垃圾是指生活垃圾中含有有机物成分的废弃物,以餐厨垃圾为主,主要包括易腐性的菜叶、果壳、食物残渣等。由于热值低,采用焚烧方法处理成本高、投资效益不高,湿垃圾的处理只能走资源化路径,如通过生化处理方法生产能源产品或肥料产品。
目前,国内外正在运行的湿垃圾生化处理设施主要有三类,除了好氧发酵设施外,还有湿法厌氧发酵设施,以及干式厌氧发酵设施。据悉,其他两类设施上海也有,湿法厌氧发酵设施已在浦东有机质固废处理厂建成使用,干式厌氧发酵设施即将在浦东老港垃圾填埋场建设。
中端分类收运系统不成熟,导致部分完成分类的垃圾混装混运;末端处置能力不足,一些垃圾分类后没有出路,是上海建立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过程中的两大“痛点”。相较于生活垃圾的收运中端,末端处置设施建设的进度仍相对滞后。
“目前,上海已获批新建或扩建的湿垃圾处理设施至少有8座,但这些处理设施的建设速度有点缓慢,个别处理设施虽早已获批,至今却迟迟无法开工。”史吉平建议,应该加大协调推进力度,促使尚未开工的设施尽早开工,已开工的设施加快建设速度。
“各类生活垃圾中,湿垃圾面临的挑战较大:一方面由于湿垃圾的集中处置较难,存在市区处置能力紧张而部分郊区处置能力有富余,且彼此之间受制于邻避效应、成本等原因而不能周转;另一方面,湿垃圾处置后得到的产品,出路还很狭窄。”史吉平说。
“过去由于没有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彻底,湿垃圾多混在其它垃圾中被焚烧或填埋。”目前,全市的生活垃圾日清运量为2.6至2.7万吨,其中只有4400多吨为湿垃圾,约占生活垃圾总量的17%,远低于湿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约60%的比例。如果未来全部生活垃圾都进行有效分类,湿垃圾总量预计将达到1.56万吨。
根据2016年印发的《“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到2020年,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能力要力争增加3.44万吨/天。其中,上海要新增1300吨/天,相当于6.5个闵行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虽然已有规划,但与1.56万吨/天的处理目标仍相差甚远。
史吉平建议,除了加快在建设施的建设速度外,还要加快湿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规划除了要考虑处理能力外,还要根据湿垃圾实际产生量分布情况合理布点,做到市区外围东西南北各个方向都有布点,减少湿垃圾的运输距离。这样既可减少运输成本,又可减少运输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另外,他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湿垃圾处理过程监管,建立包括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人才队伍体系和仪器设备体系在内完善的监管体系。
对于前述三类湿垃圾生化处理设施,史吉平建议要对这三种工艺进行调研与评估,包括项目投资、技术先进性与成熟性、处理成本、三废排放、适用范围等,为全市湿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供依据。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张骏题图来源:东方IC(资料图)图片编辑:项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