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制造业振兴升级力促工业结构性反转

日期:01-25
制造业集群产业链

原标题:推动制造业振兴升级力促工业结构性反转

制造业,立国之本。对于山西来说,优先发展制造业更是转型之要。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将优先发展制造业确定为年度六项重点任务之一,从目标、任务到思路、举措进行了详尽的安排部署。今年是我省在“两转”基础上拓展新局面的攻坚之年,也是到2022年实现工业“结构反转”的关键之年。抓深、抓实优先发展制造业,是全省上下必须全力以赴的重大任务。

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制造业引领工业增长

过去的一年里,全省高质量转型发展态势良好。统计数据显示,1-11月,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79.4%。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中,非煤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持续引领全省工业增长,为到2022年实现工业“结构反转”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历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省工信厅投资与规划处副处长李鑫表示,作为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布局的制造业基地,近年来我省把制造业发展作为稳定工业经济增长、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优势产业提质等“六大工程”,积极构建具有鲜明省情特点的支撑多元、布局合理、链条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成效斐然。

——聚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制定出台制造业振兴升级专项行动方案和重点产业年度行动计划,编制完成《山西省制造业十二大领域发展(招商)图谱》,推进1000个项目建设,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积极推进智能制造。2018年1-11月,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4.2%,其中,高端装备制造增长23.8%,新能源汽车增长44.3%;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5倍。

——聚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强分类指导,分行业制定印发年度行动计划,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年振兴行动计划,全力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实施技改13大专项工程,发挥技改资金引导撬动作用。2018年1-11月,煤炭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较2017年下降2.5个百分点;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1.9%,高于全国水平8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投资比重30.7%。

——聚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成立智能制造、轨道交通产业技术联盟,加快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促进产学研合作,组织重点企业与中科院、C9高校等开展对接合作,新培育26户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全省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达83户。

——聚力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开展工业能效对标达标活动,推广高效节能技术产品,通过环保倒逼企业转型,推动产业升级。

——聚力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优化大数据发展环境。印发大数据发展应用2018年行动计划,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推动实体经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补齐制造业发展短板,实现工业“结构反转”

“制造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柱,也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省工信厅投资与规划处孟庆春表示,尽管全省制造业发展呈现出生产快速增长、投资增速加快、效益持续改善的态势,但离实现工业结构“反转”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前,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制造业还有较大差距。具体看,产业层次总体偏低,资源加工型、传统产业占较大比重,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比较少;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研发投入相对偏低;上下游企业供应链无法有序对接,政策体系滞后与市场需求多变之间矛盾显现。

“把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继续组织实施制造业振兴升级专项行动,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孟庆春表示,要补齐短板,必须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以推动集群化发展为路径,着力提升制造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孟庆春认为,要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开发区、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龙头企业+研发机构+配套企业”为模式,积极遴选、培育、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十亿级、百亿级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和重点产业,推动要素链、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多链融合,着力打造一批百亿级、千亿级的产业集群,以优势产业集群带动山西制造向山西智造转变,促进制造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同时,在培育产业集群过程中,要坚持“抓大不放小”,一手抓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一手抓小微企业上规升级。紧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趋势,围绕制造业进园入区发展,以大数据服务、会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咨询中介、售后服务等为重点,配套建设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协同共生的产业生态。

以“三个一批”为引领,狠抓重点集群培育

如何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推动全省工业结构性反转,开创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李鑫从三方面对2019年怎么干予以阐释。

以冶金、焦化、建材、特色轻工等产业为重点,改造提升一批传统制造业。实施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充分发挥技改资金的引导作用,重点推动实施一批工业转型升级项目,进一步补齐关键短板和弱项。全力推进绿色制造,适应普遍特别排放限值及重点行业超低排放要求,全面推行以清洁生产为重点的绿色化升级改造。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培育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坚持倒逼与激励政策并重,突出焦化、钢铁产业改造提升,化解过剩产能,实施兼并重组,通过环保手段推动产业升级。

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现代煤化工、新材料、现代医药等产业为重点,做大做强一批支柱性制造业,加快打造一批支柱性制造业集群、高成长性制造业集群、传统制造业集群。积极推广“龙头企业+研发机构+配套企业”发展模式,狠抓优势企业培育壮大和小微企业上规升级。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决策部署,推动工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制造业精准招商,依托开发区,按照《山西省制造业十二大领域发展(招商)图谱》的指导和索引,力争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落地一批重大项目。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积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做好产业转移承接工作。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通用航空等为重点,培育一批高成长性制造业。优化制造业创新生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开展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新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搭建一批行业创新平台,推动我省高技术企业在“科创板”挂牌。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紧盯产业变革方向,构建特色数字经济产业生态。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培育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实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3年行动计划,加快5G网络建设应用。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向前后两端延伸。加快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融入“一带一路”综合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建设,实现物流业降本增效。(常慧忠)

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 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召开新闻发布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