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两年连降,还债能力有限是原因之一
新京报讯(记者 潘亦纯)1月23日,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达41652亿元。其中,发行一般债券22192亿元,发行专项债券19460亿元。对比2017年的相关数据来看,去年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总量同比下降了1929亿元,其中,一般债券下降1427亿元,专项债券则下降了502亿元。
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王克冰此前曾表示,2017年,全国地方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36万亿元,比2016年减少1.69万亿元。至此,全国地方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规模已连续两年下降。据悉,2017年这一指标之所以下降,源于置换债券规模的减少。而2018年,置换债券也有减少的情况,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发行置换债券和再融资债券为19947亿元,而2017年,置换债券的规模则为27683亿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丁建臣对新京报记者解读称:“控制地方政府债务是当前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为何地方政府债券的规模下降?有三个原因,一是主动控制规模防范风险;其次,地方政府的还债成本在加大,还债的能力有限;第三,整个金融市场的吸纳能力也有限,也就是说发债发不出去。”
此外,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郝磊在23日召开的2018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截至2018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8.39万亿元,如果以债务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衡量地方政府债务水平,2018年地方政府债务率为76.6%,低于国际通行的100%-120%的警戒线标准。加上中央政府债务余额14.96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初步核算数计算,政府债务的负债率(债务余额/GDP)为37%,低于欧盟60%的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
不过,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2018年3月7日,时任财政部部长的肖捷曾表示“截止到2017年末,我国政府负债率也就是用债务余额除以GDP所得出的比例是36.2%。”对比来看,2018年我国政府负债率相较上一年度提高了0.8个百分点。
丁建臣表示,过去十几年甚至20年,负债经济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一大特色,也就是以政府信用为背书,在全社会举债,吸纳资金主要用于民生项目的投资和建设。而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扩大政府债务规模,大规模减税降费等手段,都是改善当前经济形势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的负债率还在合理区间内,不过,我们不能仅看负债率数字的多少,而是要看到负债所形成的资金所投资的项目能不能真正产生效益和效率,这才是关键。从中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回归稳健财政,摒弃‘赤字幻觉’,重构经济制度,夯实财源基础,实现国强民富,这才是我国财政改革与转型的目标追求。”丁建臣称。
新京报记者 潘亦纯 编辑 岳彩周王宇校对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