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自贡灯彩:在传承和创新中迸发新活力
新华社成都1月23日电 题:自贡灯彩:在传承和创新中迸发新活力
新华社记者王迪
一只7层楼高的开屏孔雀驻足在瀑布的顶端,放射状的羽毛不停变换着色彩;一座编钟灯组重达102吨,是自贡灯会几十年历史上最大的瓷器灯……21日开幕的四川自贡灯会上,130多组彩灯充分展现了自贡灯彩“高大新奇美”的特点。
源于传统赏灯风俗,自贡灯会如今已发展成一个长达数周的年度娱乐活动,平均每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不仅如此,自贡灯会还在60多个国家、国内500多个城市展出,自贡市也成为四川唯一、中国第13个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自贡灯会的成功背后是传统灯彩(即花灯)在传承和创新中迸发的新活力。
今年灯会上,高达22米的大孔雀彩灯五颜六色、不断变换的彩屏让人应接不暇。多年未见的竹编灯、玻璃瓶灯再次回归,体现了自贡经典特色灯种的传承。此外,本届灯会注重环保节能,大量采用新材料、新科技、LED新光源,总体用电功率仅2600千瓦。
高30米、直径25米的编钟灯组是会场上最抢眼的作品之一。观众只有走近才能发现,这个庞然大物居然是由20多万件家用瓷器组成:盘子、调羹、茶杯、酒杯……近200名工人用了70天才完成这一作品,把瓷器灯的制作水平推上了一个新高度。
48岁的傅国兵是参与编钟灯组制作的捆扎师傅之一,他在灯彩业一线工作了20年。谈起捆扎瓷器的心得,他说:“捆扎瓷器的重点是找准重心、保持平衡。把瓷器捆扎在一起的方法有二三十种,选哪一种方法跟瓷器件的种类和灯组的形状都有关系。”
“出了自贡,连瓷器灯都很少看见,更不用说有这么大的体量。”负责编钟灯组的灯彩集团项目经理李东说。
从1964年自贡举办首届迎春灯会以来,自贡的能工巧匠们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传统彩灯由竹子、木材和丝绸制成,而自贡手艺人尝试用各种新奇的材料做灯,使用过的材料包括玻璃药瓶、蚕茧、可乐瓶、干辣椒、手电筒灯罩等。与此同时,自贡人创造了独有的立体造型技术和捆扎技艺,丰富了原有的传统彩灯制作工艺。
传统的手工艺和新技术、新材料碰撞出无限多的可能性,据自贡市灯贸管理委员会统计,全市彩灯产业已经形成750家规模的企业群,常年从业人员4.5万人,季节性用工8万余人,产业年产值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