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逝世 曾致力于两岸文化交流
中新网1月23日电 综合台媒报道,1月23日,台湾著名血液专家陈耀昌在社交网站上发文称,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逝世,享年65岁。家属也通过林清玄生前的友人,向“中央社”记者证实此事,且表示林清玄是在台湾的家中安详去世。
“不管有没有准备好,不论是不是愿意,我们总是起步在旅途中,消失在旅途中。人生是一个漫漫的旅行,没有终站,只是走到了偶然的地方,力尽而止。”就像自己曾写下的感悟一样,林清玄,这位一直追求在平凡中感知生活至美的一代文宗,留下了满纸清香,玄意悠远。他生前致力于两岸文化交流,往返两岸十多次,去过大陆300多个城市。
不停写作成就“当代散文大家”
林清玄是台湾知名作家,30岁之前获遍台湾所有重要文学奖项,他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的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
“因为家里太穷了,我要成功,就一定要比一般人更勤奋,所以我每天一定会读书,而且直到读到让我感动的句子才睡觉。”这是林清玄早年艰辛的创作经历。
“我生活在农家,生活很穷,我想人应该摆脱生活和世俗的捆绑,所以童年唯一可以让我得到超脱的就是文学写作和对心灵境界的向往。”每天睡前,林清玄都会在脑子里回想当天读到的让他感动的话,甚至背下来。
从小学开始,林清玄就坚持每天写500字的短文,初中每天写1000字,高中增加到2000字,大学时到3000字。
直到后来,不管多忙,林清玄依然每天坚持写3000字。“无论是恋爱或失恋,痛苦或快乐,我每天都不停写作。”
得益于这一写作习惯,林清玄很擅长写短文,几个月就能完成一本书,他没有统计过自己写了多少文字,但至今已出版近300本书,成为台湾最高产的作家之一。
差点叫“林清怪”
林清玄有18个兄弟姐妹,他在家排行第12,轮到他出生的时候,“清”字辈中已经没有什么好字眼了,偏偏他生下来不哭,林父很奇异地看着他,遂为其命名“林清怪”。
后来,父亲大概觉得叫这个名字不好听,便改为“林清奇”。结果报户口的时候,那位户籍警正在读一本武侠小说,对“林清奇”这个名字颇觉不以为然,便拿着书给林清玄的父亲看:“书中恰有一高人号‘清玄道长’,盍为令郎取名‘清玄’?”
至此,一代文宗林清玄大名遂定。“如果我名字真的叫林清怪,估计现在没有人会买我的书。”林清玄曾这样介绍自己名字的来历。
和大陆作家成好友:创作包容力更强的文化
一年往返两岸十多次,去过大陆300多个城市,林清玄因出版、演讲、援建希望小学等活动,和大陆的艺术界人士有着亲密接触,和很多作家都成了要好的朋友。
“两岸交流,走在最前面的应该是文化。”林清玄在谈到两岸文化交流时曾表示,两岸文学多多手牵手才是更好的状态。
林清玄曾说,“我一年中有半年在大陆,走过很多地方,碰到很多大陆的作家,每次去都有新的感动,这种感动是,我和这些作家是没有什么分别的。作为中华文化传统下的作家,我们共同的理想就是去创作包容力更强的文化。”
在林清玄看来,因为网络、通讯等流通,两地年轻作家的作品已没有太多区别。“我的女儿在看大陆一位年轻作家的作品。我看了之后,感觉和台湾青年作家没有多大差别,不像我们这一代,台湾的作品比较轻快,大陆会相对沉重。”
假如晚上会死,早上还会在写作
林清玄心中最伟大的三个人是茶圣陆羽、禅圣慧能和经圣玄奘。他希望通过这三位从人生底层出发的人所代表的文化向上精神,告诉读者如何认识自我,实践自我,开发自我的伟大志业。
“成功不只是有名、有钱、有权、有影响力,其实一个人在某一种领域做到极致,即为成功,比如茶圣陆羽……”林清玄认为,人的一生不只是为谋生,灵魂需要解脱欲望的捆绑,从最底层出发,走向心灵之路,也就是追求自己的梦想,才能保持住浪漫的精神,认识到生命的真实价值,而非表面的价格。
林清玄认为,作家一旦有独到的观点,形成自己的人格和风格,就会比一般作家饱满和有力量。“讲一个观点,必须要有故事。要有故事,必须有感动。感动很值钱,可故事更值钱,比故事更值钱的就是观点。”
“当一个作家特别幸福,我要写到倒下来的那一天。”著作等身的他生前仍笔耕不辍。
“林清玄有一天一定会死,但我会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假如晚上会死,早上我还会在写作,我的书会和你们相伴”,他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