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千湖归来”的江源蝶变——冬日探访雪境黄河源见闻
新华社西宁1月23日电 题:“千湖归来”的江源蝶变——冬日探访雪境黄河源见闻
新华社记者李亚光、张大川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素有“黄河源头第一县”“千湖之县”的美誉。上世纪末,规模养殖、采挖沙金等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活动交织,玛多2000余个湖泊干涸,牧民整整10年“守着源头没水喝”,“千湖”美誉已是虚名。
近年来,国家先后在黄河源区投入7.15亿元用于生态治理,当地生态退化趋势得以遏制并趋于好转,大量湖泊匿迹十数年后再次浸润黄河源。数九寒天,新华社记者往返玛多县城和黄河源头约古宗列,目睹耳闻了“千湖归来”的江源蝶变。
雪域高原,银装素裹。记者一行一大早便向着200多公里外的约古宗列出发,车辆颠簸茫茫雪原之上,很难分清哪边是路,哪边是草地和冰湖。
风雪呼号的大地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车窗外,一群藏原羚好奇地打量记者一行,它们在雪地里竞逐嬉戏、自由觅食。三三两两的藏野驴时不时和我们的车辆并行,这些性格倔强而可爱的野驴,非要超越车辆才肯善罢甘休。
看见在雪地觅食的藏原羚,同行的当地生态管护员闹哇说,近年来伴随着生态向好,黄河源区牧草长势喜人,尽管平均雪深超过15厘米,牧草也能冒出头来,让野生动物和家畜在冬季不至于挨饿。而在昔日的冬天,生态退化的玛多苦不堪言。
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甘学斌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玛多曾是全国牧业首富县,全县不足6000人拥有近70万牲畜。过度放牧很快带来了生态恶果,草场退化、湖泊萎缩、黑土滩扩张。屋漏偏逢连夜雨,90年代持续多年的干旱,更是让当地2000余个湖泊不见踪影。
“那时候牛羊吃不上水,我们不得不频繁转场,有时候十几天就要转场。牛羊瘦得不成样子,很多都挨不过冬天。”闹哇说。言语间,同行的另一名生态管护员刚周指着窗外一段残破的土坯墙说,那里曾是他出生长大和成家立业的地方。
在2006年,难以通过放牧来继续维持生计的刚周一家,响应政府退牧还草的号召,同玛多县584户牧民一道搬离了世代生活的草原。牧民分三路迁离故土,刚周一家迁往500多公里外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
“为了保护生态,我离开了家乡,依然是为了保护生态,2016年我再次返回家乡,成为一名生态管护员。”刚周说,国家既然下定决心修复治理黄河源区生态,黄河源头的牧民们也是当仁不让。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生态保护处处长久谢说,2005年至今,国家在黄河源区相继实施禁牧减畜、退牧还草等一系列生态项目,在101万亩退化草场上种活了人工草,在2.94万亩遗留矿区内覆土植草,如今,玛多县大小湖泊、坑塘恢复至44607个,“千湖之县”美誉再度名副其实。
“我们已经吃了破坏生态的亏,不能再让子孙后代没了活路。”闹哇说,作为一名生态管护员,每周至少要巡护2次管护区域,监测并记录野生动物分布情况,遇到生态违法行为及时制止并上报。
甘学斌说,在牧民生态管护员的协助下,玛多县积极推进反盗猎、反盗采工作,近年来共查处各类生态违法案件52起,有力震慑了不法分子,野生动物数量逐年增加。
“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可以实现共赢。”玛多县委书记何海燕说,全县已有3042名生态管护员通过从事生态保护工作获得了对等收入,在未来,玛多还将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核定合理载畜量,促进生态畜牧业提质增效,同时探索建立国家公园生态体验和访客制,以展现黄河源头风貌,促进当地牧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