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锐平在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联组讨论会上指出
真心真情真扶 同心同向同行 携手共推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罗强李仲彬朱志宏出席
1月21日,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举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联组讨论会。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共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市政协主席李仲彬,中共成都市委副书记朱志宏出席会议。
会议在热烈氛围中进行。会上,民革成都市委会主委里赞、民盟成都市委会主委刘旭光、民建成都市委会主委仰协、民进成都市委会主委杨建德、农工党成都市委会主委甘华田、致公党成都市委会主委罗霞、九三学社成都市委会主委徐玖平、台盟成都市支部主委潘裕萍、市工商联主席梁伟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梁刚,分别围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发展供应链金融、夯实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民营资本参与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建设、促进民营医疗服务健康发展、集聚高层次高技术人才、培育引进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强化政府诚信、科学构建成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培育民营企业“隐形冠军”等主题提出建议。
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范锐平说,这次联组讨论会议,聚焦民营经济发展主题,10位委员发言,紧紧围绕市委战略部署和重点工作,以国际视野、专业思维前瞻思考、深度研究,提出了大量创新性、突破性、操作性强的“金点子”、好办法,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我们将认真研究、充分吸纳。这充分表明大家对中央和省委、市委出台的系列政策措施高度认同,也增强了市委做好今年工作的信心和底气。
范锐平说,民营经济强则成都强,民营企业好则成都好,这是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形成的共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最强的力量,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相继出台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民营企业家信心重振,社会创新活力迸发。我们要把这份信心保护好、把创业创造的热情保护好,真心真情真扶、同心同向同行。
范锐平指出,新时代,民营经济是成都高质量发展的“潜力股”“主力军”。我们要把民营企业作为未来发展更加倚重的重要力量和战略支撑,把民营企业家作为成都发展最特殊、最稀缺的人才资本。要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包容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对各类所有制经济一视同仁,对大中小企业平等对待;要充分听取民营企业家意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定期表扬奖励优秀企业家和杰出创业者,让优秀企业家在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事业上有舞台;要围绕“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主题,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持续完善支持服务体系、政策体系、要素供给体系,帮助民营企业纾危解困、轻装上阵、加快发展。
范锐平指出,市委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明确的、一贯的、不断深化的。展望未来,我们要聚焦民营经济发展难题难关和关键需求,帮助民营经济跨越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我们要着力建设最适宜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全面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大力支持发展供应链金融,用好用足“4个100亿”支持政策等,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创新发展、参与公平竞争,帮助解决融资难题、培养引进优秀人才,支持民营企业在成都发展壮大和“走出去”运用市场和资源。
范锐平指出,当前中央和省、市针对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关键靠真抓实干、全面落实,让政策的“红利”真正转化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动力。我们将弘扬“契约精神”,建设“诚信政府”,科学对接不同发展阶段民营企业的实际需求,加紧制定政策实施细则,构建政策动态评估调整机制,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全面回应企业合理诉求。
范锐平指出,我们要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充分激发大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要常态化邀请民营企业代表人士参与重大经济政策或决策听证会,为重大经济部署献计献策,支持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成为有市场竞争力的“隐形冠军”,抓紧研究制定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构建以法治为基础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李仲彬指出,范锐平书记充分肯定了全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围绕全市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紧扣全市中心任务,忠实履行政协职能,广泛凝聚正能量、不断增强向心力,高质量建言献策、高水平参政议政,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中共成都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市级各民主党派主委、工商联主席、无党派人士代表,部分市政协委员,市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出席讨论会。(成都传媒集团两会特别报道组记者 钟文 王琳黎 李霞 赵子君)
原标题:范锐平在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联组讨论会上指出 真心真情真扶 同心同向同行 携手共推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罗强李仲彬朱志宏出席
相关新闻
支持发展供应链金融、鼓励民营资本参与TOD建设……
做大做强做优民营经济 委员贡献“金点子”
——聚焦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联组讨论会
1月21日下午,在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举行的联组讨论会上,市级各民主党派主委、工商联主席、无党派人士代表围绕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聚焦同一主题,这是今年联组讨论会的最大亮点。
支持发展供应链金融、营造高效信用法治的营商环境、培育民营企业中的“隐形冠军”、鼓励民营资本参与TOD建设……在联组讨论会上,委员们积极贡献着深思熟虑后的“金点子”,大家纷纷表示,要用好新机遇,努力建设优商重商亲商的标杆城市,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做优,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与城市同发展,与时代共奋进。
支持发展供应链金融 开展供应链金融行业园区试点
如何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痛点?民盟成都市委会主委刘旭光建议大力发展一种新的金融产品,嵌入区块链、大数据等优化中小企业的金融生态。“成都在这方面有巨大潜力可挖掘,应率先探索发展供应链金融,构建我市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互信互惠、协同发展的生态环境,形成在全国具有区域发展特色和优势的产业政策体系。”他建议,设立供应链金融建设引导专项基金,建立以政府引导、民间资本为主的融资模式,重点支持物流、农牧、工业等传统实体产业。
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企业信用数据,将金融风险降低到低点;建设市级供应链金融专家库,开展供应链金融行业园区试点,“建议选择成都航空物流园区、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等物流行业园区试点升级,引入供应链金融服务机构。对于优先试点落地的园区及涉及的金融机构、试点单位要给予政策奖励。”
民营企业作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承接主体,为全市提供了超过70%的就业岗位和90%的新增就业。在致公党成都市委会主委罗霞看来,促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向民营经济领域加速聚集,要推动引进人才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施差异化引才,“建立高新技术项目与人才对应的需求库,并纳入人才发展状况白皮书定期发布。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价值链高端环节,着力引进能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海内外高层次高技术人才。”
她建议,围绕成德绵协同创新共同体,三地应采取错位发展,合理利用人才,形成三地在人才开发方面的优势集成与互补。此外,还应支持民营企业与院校、专业机构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共建创新平台、开发创新项目,推进创新人才梯队培养和职业技能提升。
激励民营资本参与TOD项目 建立健全民营资本退出和补偿机制
TOD开发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发展战略,可提升城市区域开发综合效益。然而,其综合性、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了需要筹集大量资金,后期的运营也需要专业技术和人员的智力支持。“引入民营资本加入,有助于TOD的加快建设和高效运营。”民进成都市委会主委杨建德认为,要严禁排斥、限制或歧视民营资本参与TOD项目的行为,同时建立让市场主体可预期盈利的机制,特别是要建立健全民营资本退出和补偿机制。“进退自如是民营资本选择投资的标准之一,要让民营资本敢于参与和便于退出,就要建立健全民营资本退出机制和补偿机制,对非民营资本自身原因导致TOD项目终止或合作无法继续时导致民营资本利益受损的,给予合法合理的补偿或其他救济。”
他还建议,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民营资本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等引导民营资本参与TOD建设。
围绕成都民营医疗服务健康发展,农工党成都市委会主委甘华田坦言,“就单个政策而言,值得期待,但综合各部门的措施和办法落地较难,民营医疗机构也还存在优秀人才缺乏、公平竞争环境不够、社会信誉度较低等问题。”
对此,他建议,制定促进我市民营医疗事业健康发展中长期规划,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向规范化和集团化发展,减少民营医疗机构在人才引进、身份编制、社会保障等政策落实的隐形障碍,让民营医疗机构的人才在学术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降低民营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提升其社会信誉度。
培育民营企业中的“隐形冠军” 规划和建设符合成都特色的培育体系
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上提出,打造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细分市场占有率高的“隐形冠军”。如何大力扶持符合成都自身特色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有竞争力的“隐形冠军”?无党派人士代表梁刚梳理德国和日本的经验发现,“企业国际化的动力、出色的创新能力、强大的生产能力和特有的职业培训体系,是它们的共同点。”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37个省市提出了要培育行业“隐形冠军”。结合城市特点、产业布局和商业文化,他建议,规划和建设符合成都自身特色的“专精特新”企业和“隐形冠军”培育体系。“成都有很好产业优势的企业可考虑调味品行业和家具行业,同时围绕飞机制造和高铁等产业链以及新经济领域,都可以培养一批‘隐形冠军’;成立‘专精特新’企业专项投资基金,持有企业优先股,允许企业按照银行利率作为参考回购。”
与梁刚不谋而合的,还有九三学社成都市委会主委徐玖平。他提出要培育和引进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建议,“推动领军型企业以资本运作、供应链整合等方式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支持混合所有制改革,设立成都民营企业并购基金、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和信用保护合约,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他还建议,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构建应用场景、加大前期研发补贴、简化补贴办理手续、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实施精准招商和重点培育,支持民营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设立中国(成都)“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合作中心和国际企业家咨询委员会智库,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企业的协作互动。
营造高效信用法治的营商环境 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应该如何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大家畅所欲言。“成都是全国首批11个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之一、首批国家守信激励创新试点城市,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依然存在问题。”民建成都市委会主委仰协直言不讳,我们要加强法律法规及信用标准建设,持续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和开放,大力开发利用信用信息,并建立健全多角度奖惩机制。
面对如此纷繁多样的信息,该怎样更好地实现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与开放呢?仰协建议整合成都的行政和企业信用数据,归集税务、公安、海关、政务、金融、司法等多方信息,实现各部门、各行业之间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
同样谈到“信用”,希望政府能与企业建立起良性关系的还有台盟成都市支部主委潘裕萍。她呼吁,畅通问题收集渠道,建立遗留问题清单库,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遗留问题处置机制。
如何更好地服务民营经济,同样也是民革成都市委会主委里赞关心的话题。在他看来,应该构建以法治为基础,既“亲”又“清”的新型政商关系,这不仅需要完善法律制度建设,打好“清”的基础,而且还应完善政企联系机制,强化“亲”的举措。
“我建议明确列出政商往来的正、负面清单,在依法行政的原则下进一步明晰‘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改变‘一管就死’‘一放就腐’的市场生态,搭建起政商之间规范、公开、透明的多样化交流平台。”里赞相信,“亲”“清”政商关系就像一把标尺,校准政府与市场关系,做好新型政商关系良性互动,将有助于成都社会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如何助推成都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工商联主席梁伟坦言,虽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但不能否认的是市场经济本质是“环境经济”,良好的环境是滋养企业发展、创新创业的丰厚土壤,抓住先机科学构建对标国际一流、具有成都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将对成都建设成为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具有重要助推作用。(记者 李霞 赵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