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95岁老人获网络人气奖
95岁的李庆符发表获奖感言。
图为交流会现场,征文作者和评委同台交流。
泰斗级粤语讲古佬颜志图
粤语讲古佬彭嘉志
小小讲古佬陈培斐
潮起珠江——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
95岁的获奖作者拄拐上台领取网络人气奖、以父亲为创作原型的获奖作者当场向父亲告白、讲古掌门人师徒三代上台演绎优秀征文故事……
昨日,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人民日报社广东分社“南方南”融媒体工作室主办,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承办的“潮起珠江——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活动”作者交流会在广报文化中心举行,颁出最佳作品奖1名、最佳故事奖1名、最佳创意奖1名、最佳文笔奖1名、优秀作品奖6名、优胜作品奖10名、网络人气奖10名。
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蓉芳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沈亦霖、张姝泓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95岁老人拄拐上台
领取网络人气奖
昨天,凭《中国房地产行业在广州诞生的四十年》获“网络人气奖”的李庆符——一位95岁高龄的老人,也来到了交流会现场,成为昨天全场最高龄的获奖者。
他拄着拐杖上台分享了文章的创作过程。他说,作为改革开放40年见证者和参与者很自豪,“文章中东湖新村的建设就是我经手的”。原来,李庆符曾任广州东华实业公司副董事长。他介绍,当时广州市针对东山区人民的居住困难情况,政府率先试点引进外资兴建新型住宅区,李庆符带头与香港宝江发展有限公司商谈合作兴建“东湖新村”,创汇3600万港币。1979年开建的东湖新村曾创下了全国房地产行业的“三个第一”:第一个实行住宅小区管理;第一个引进港资兴建商品住宅小区;第一个出售以人民币交易的商品房。
“我爸是我一辈子的偶像”:
以父亲为原型创作获奖作者当场向父亲告白
昨日,《白马商场里的财叔》一文的作者李沛翔和他的父亲“财叔”在活动现场的一段互动堪称全场最令人感动的瞬间。
“我爸是我一辈子的偶像。”跟父亲一起上台的李沛翔对父亲如此告白,令人动容。他笔下的财叔是改革开放万千弄潮儿的缩影,从广州白马商场起家,从原来商场服装铺的一个“打工仔”,一路奋斗成了当地房产中介的“第一人”。
“父亲在房产中介行业里可以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周围的圈子里口碑很好。”李沛翔坦言,他一直很佩服父亲,总想写写父亲但苦于找不到契机,直到遇上了这个活动。“我和我爸多年来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从脑子里涌现出来,我于是把它们整理写成文章,想让更多人知道我爸的故事,想让更多人喜欢上我爸。”
“我觉得文章挺真实、感人。”财叔对记者不无骄傲地说,他对儿子的文章“还算认可”。他说,那个年代没什么捷径,都是一边做一边学,能吃苦奋斗的人才能发财。
白马商场里许多租户都认识财叔,认为他带领他们发了财,还老给财叔送衣服。“二三十年来,我连衣服都不用买,他们见我来档口就说‘你喜欢什么就拿走!’其实他们都是靠自己的奋斗得来的财富。”
师徒三代齐讲古:
讲古掌门人上台演绎优秀征文故事
在昨天的交流会现场,“颜派”评书艺术掌门人、粤语说书表演艺术家颜志图,非遗粤语讲古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彭嘉志,粤语说书学徒邹游曦和陈培斐师徒三代同堂,用地道的粤语讲古艺术演绎了四篇优秀征文。他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阵阵掌声和笑声。
“我们广州啊,是个好地方,四季如春繁花似锦,得闲要多来玩……”已经75岁的颜志图,一袭长衫,一把长扇,一站上舞台便中气十足地开始了生动逗趣的“讲古”。他讲的“古”,是在本次征文中获得优秀作品奖的《白马商场里的财叔》。他说,这次征文中的故事十分生动,又贴近生活。“虽然都是短篇文章,但是故事本身很好,也很适合改编成说书话本。”
彭嘉志也认为,有几篇文章的人物故事细节丰富,可听性较强。“比如说‘追鱼书记’这个故事,本身就带有一种悬念,会好奇什么是‘追鱼书记’。在说书这门艺术里,我们追求故事要有‘扣子’(悬念),有‘扣子’才能吸引人,这篇作品本身题目里就有了。还有《老孟的故事》这一篇作品,故事本身就有很强烈的前后对比,有戏剧冲突。”彭嘉志说。
彭嘉志的两个年轻徒弟邹游曦和陈培斐,在颁奖现场分别上台表演了《老孟的故事》和《从“人追鱼”到“鱼追人”的故事》。今年9岁的陈培斐已经学习粤语讲古有两年,虽然一开始不能完全理解所讲的故事内容,但是经过老师和家长解说和指导,当天也顺利地完成了表演。“我所理解的改革开放是有很多贫困的家庭在这个过程中生活富裕了起来,变得更加幸福了。”陈培斐稚气地说。
彭嘉志认为,用粤语讲古这种开放式的艺术来讲述改革开放故事十分契合。“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小人物的故事可以折射出大环境和大道理,这和说书的理念也是一致的。”他说,对于从事传统艺术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通过传统的艺术形式来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内核,讲述中国故事。
专家作者面对面:
00后“穿越文”
描述改革开放40年
获专家点赞
在作品分享环节,本次活动的专家评委之一、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暨南大学原党委书记蒋述卓教授与部分获奖作者进行了交流。
“在博物馆里看到了时空交错的感觉,文章里的两位女生,其实是在这个40年过程中大多数广州人的缩影。‘她们’是真正的改革开放经历者。”凭《时光穿梭四十年》一文摘得最高奖——“最佳作品”奖的广州广铁一中初二学生赖昱睿介绍,虽然自己出生在2004年,没有改革开放初期的切身经历,但是在镇海楼(广州博物馆)游览时见到了许多旧式物件,勾起了抚今追昔的思考。她说,她平时常听老师和家长忆述数十年来的生活变迁,了解了许多自己这个年纪并不知晓的历史细节,比如“老师告诉我以前‘凤凰’牌和‘飞鸽’牌自行车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主流,而现在我们随处可见的则是‘摩拜’和‘小黄车’。”通过描写旧时光情怀和40年来城建、科技的改变,年轻作者想在文章里呈现“广州如何成为如今的国际大都市”这一厚重命题。
“穿越是大家都喜欢用的手法,但这篇文章用穿越来描写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把过去和现在的变化放在一块,有对比但又不生硬。”在交流中,蒋述卓对赖昱睿也毫不吝于赞美之词。他说,文章描述的街巷的变化、人的变化都非常有画面感,建议拍成“微电影”宣传广州。“我们都觉得构思非常别致,有现场感,所以一致认为这篇文章应该拿到最佳作品奖”。
无独有偶,赖昱睿同班同学唐浩理也以《珠江两岸“蹡蹡”两代父子行》一文跻身20篇优胜稿件之列。
“一看到有征文的消息,班上就已经有不少同学开始写了。我建议他们从父辈的经历和生活的细节处入手讲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故事。”他们的指导老师胡仁真介绍,孩子们文章中迸发的灵感也经常触动自己,“正所谓‘教学相长’。孩子们在留心观察生活的时候,还融入了自己的思考,这是最可贵的品质,迸发出的思想火花也很奇妙。”
五号楼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