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浙江绍兴“跑步”对接上海资源 长三角各地产业协作“加速度”
本报记者卢常乐上海报道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主动对接上海进行产业协作的“朋友圈”,出现了扩容现象。
1月19日下午,长三角一体化·绍兴(上海)合作推介会在上海举行。会议期间,浙江省绍兴市与有关方面共签约了18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达到351.8亿元,涉及产业重点聚焦在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
这是绍兴近年来首次在上海举行的产业推介会。不过,在此之前,绍兴已先后引进了上海的中芯国际、张江生物等一批先进制造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区域内多个地区主动对接上海,推动产业协作的范围、速度和力度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受访专家表示,目前,长三角区域内的产业协作正迎来新的发展期,临沪地区的产业主动对接上海,以及上海向周边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二者间是共需共赢的关系。
而在产业协作与驱动一体化发展的同时,还需关注当前长三角各城市产业发展趋同的情况,即如何形成产业规划的有效对接机制。
产业协作加速推进
在当前主动对接上海进行产业协作“朋友圈”中,绍兴无疑是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新朋友”。
在本次推介会上,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介绍称,绍兴正致力于打造上海制造的协作区,绍兴将围绕纺织、化工、金属加工三大技术产业和黄酒、珍珠两大传统产业,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全行业提升、全产业链提升,通过3-5年的努力重塑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绍兴一直致力于产业升级,但是缺乏人才和技术,此次前往上海“拜码头”,一个关键就是寻求产业升级所急需的人才、技术等资源。
除了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增能外,绍兴的新兴产业布局也开始提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推介会上了解到,2018年绍兴市新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新兴产业项目40个、50亿元以上项目6个,规划总投资额超过1200亿元。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潘毅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绍兴主动将产业对接上海,打造上海制造的协作区,既是浙江大湾区建设规划中提及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和“绍兴滨海新城”规划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顺应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协作的整体趋势要求。
“绍兴的传统产业升级需要向上海看齐,接受大都市区的文化、资源和人才效益辐射,而新兴产业则代表未来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绍兴产业升级必须要走的过程。”潘毅刚告诉记者,在浙江临沪区域与上海的产业协作中,杭州、宁波和嘉兴早已开始推进,绍兴只有迎头赶上,才可能避免未来成为区域中产业的“洼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除了类似绍兴这类主动对接上海的区域外,以往南通、嘉兴等上海毗邻区的产业协作也出现了新迹象,其主动对接上海的范围、速度与力度均出现了较大程度提升。
2018年12月13日,江苏省南通市委、市政府在上海举行了南通中央创新区推介会。据公开数据显示,南通市50%以上的企业皆与上海开展了产业协作,其中南通市更与上海共建7个合作园区,推动数百个亿元以上项目落户。
2019年1月19日下午,由上海康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中晶(嘉兴)半导体有限公司在嘉兴科技城产业加速与示范区落地,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10亿元,用于建设年产480万片300mm单晶硅片生产线,成为当地高精尖产业的重要布局项目。
潘毅刚认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以上海为中心的区域产业协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临沪地区的产业主动对接上海,以及上海向周边地区的产业转移,彼此间是共需共赢的关系。
“上海的部分产业受人口和资源等要素限制,而其周边地区在土地、税收和政策方面具有优势。”潘毅刚认为,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在上海周边地区实现落地。
需创建对接机制
当前,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速推进的过程中,产业协作与融合也出现了新的发展问题。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张学良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长三角一体化涉及产业、交通、市场等方面的重点内容,其中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更是重要基础。在分析长三角各主要城市在“十三五”规划中的产业情况后发现,当前长三角地区内的产业布局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趋同现象。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长三角三省一市41个城市中有36个城市在“十三五”规划中将金融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26个城市将“医药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新材料”作为重点发展产业。此外,多数城市的规划中,基本都提出了“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等产业规划内容。
“没有从更高的层次、更大的空间范围规划本地的产业发展方向,产业规划大而全,每个城市重点发展、优先发展、大力发展、培育发展的产业存在较为严重的趋同现象。”张学良告诉记者,由于经济发展基础与条件相似、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的内外发展环境与机遇也类同,当前长三角各城市产业发展的布局有相似之处。
张学良同时表示,不可否认的是,长三角的产业规划缺乏有效的对接机制,各个城市的产业规划很容易“以我为主”、“各自为政”,从而使得大多地区的产业布局立足于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忽视自身在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功能布局。
实际上,当前长三角地区也正在加快区域产业布局的优化,以推动产业链上的深度融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三省一市正在联合编制的“长三角产业和创新资源标识图”,其目的就是将产业集群标识出来,使得区域内每个地方集聚的产业类目及其处于的发展阶段和产业侧重,都能够一目了然。
对此,潘毅刚表示,在所有保障产业协作的体制与机制构建中,长三角一体化的产业协作驱动机制中发挥最大驱动力的还是来自市场,这是当前长三角产业协作过程中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最为关注的内容。
“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与产业规划仅仅是解决了意向问题,最后能否落成关键,企业会基于成本利润、市场空间等综合要素进行考量。”潘毅刚告诉记者,解决当前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协作与布局所出现的趋同现象,一方面需要产业地方从更高层面进行产业协作与融合的对接与规划,另一方面更需要让市场发挥在长三角产业协作与融合过程中的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