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再保险中国总裁陈东辉: 应逐渐摒弃 依靠车险业务赚大钱的观念

日期:01-22
保险21世纪陈东辉

原标题:瑞士再保险中国总裁陈东辉: 应逐渐摒弃 依靠车险业务赚大钱的观念

本报记者李致鸿北京报道

导读

股东需要对公司有清楚的规划,为什么投资保险行业、成立保险企业,成立的这家保险企业要达到什么水平、有什么定位、独特优势是什么,只是觉得保险资金成本低、回报高,保险牌照值钱,就来凑凑热闹是不可取的。

1月15日,北京的天空,风吹散雾霾。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瑞士再保险中国总裁陈东辉的独家专访,也从绿色金融的话题聊起。

“瑞士再保险在资产端已经严格按照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评价体系进行投资,比如一家企业发展速度快,但是污染高,我们不会对其投资;承保端也在逐步推进,比如一家企业主要依赖化石燃料生产,我们会逐年降低承保比例。”

陈东辉称:“这不仅是社会责任层面的考量。在市场收益上,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良好的企业,长期来讲也是价值的创造者;而依靠短期行为发展的企业,最终回报也不会理想。”

如同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一般,“过去20年是保险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大家都会从相对容易的事情开始做,困难的事还没去做。这一阶段已经过去,现在要考虑的是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家百年老店中国区的掌门人,陈东辉强调:“保险行业最根本的问题,是要建立社会对保险行业的信任,这种信任真正建立起来要经历自然灾害和经济周期。当然,前提是保险行业要能够守住自己的底线,有能力穿越周期,才值得社会信任。”

据陈东辉介绍,瑞士再保险已经不再把中国定位于新兴市场,而是上升为“至关重要的战略市场”。“我们预计未来瑞士再保险业务一半的增长来自亚洲,而亚洲的增长主要依靠中国。世界依然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

回到保险产品提供商定位

《21世纪》:互联网企业对保险行业的最大价值是什么?会不会造成“降维打击”?如何看待互联网保险企业的高估值?

陈东辉:阿里巴巴、众安保险等互联网企业最大的价值在于,能够比较有效、快速地触及数以亿计的年轻群体,普及保险理念,创造用户体验。如果单纯依靠传统保险企业,无法实现如此广泛、高效的触及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企业是互联网生态圈的主导者,无论是退货运费险,还是相互宝,都是在不断进行的尝试,这些尝试本身并不一定都会成功,但通过这些尝试,可以使年轻群体第一次有机会接触保险,否则这些年轻群体在过去10年、20年的成长过程中,可能都没有保险的概念和体验。

以前,我们总是担心互联网企业对现有保险格局“降维打击”,但实际上他们更多的是扩展保险服务边界,即此前没有服务到的场景、需求、人群和方式,比如退货运费险、航班延误险,传统保险企业以往没有覆盖到这些领域。

如果按照传统保险企业的运营模式,尝试的速度会慢很多。以前,我们总是质疑众安保险的高估值,但是辩证看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它能够在投资人支持下对创新进行巨大的投入,如果它的路子趟出来了,整个保险行业很快可以跟上来。

《21世纪》:瑞士再保险的转型目标是什么?哪些保险企业能够活下去?

陈东辉:通过自我评估,我们发现自己真正的优势在于对风险的深度认知,这是我们作为百年老店的看家本领。我们正在依靠对风险的深度认知和提供多样化、定制化的保险产品,将自己重新定位成创新合作伙伴,比如我们已经在欧美发达市场率先推出白标签产品及服务。

未来,保险行业可能只剩下两类企业,一类是平台类企业即互联网企业,另一类是保险产品提供商。平台类企业拥有着大量的数据、流量和客户,形成了稳定的生态圈、场景,它们可以将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整合其中;保险产品提供商既为各个环节的保险需求提供保障,也通过平台类企业进行分销。

目前来看,除个别保险企业外,其余都不会成为平台类企业。未来,保险企业如果不往这两端靠,又没有独特优势,可能会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

至于中间服务环节,标准化的产品完全交由平台公司负责,比如航空延误险;复杂的产品尽量数字化,即保险产品提供商将每一环节都变成数据化。

股东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21世纪》:保险产品提供商如何提高风险认知能力,让风险认知真正融入保险?

陈东辉:一方面,这需要长期积累,比如瑞士再保险经过150余年的发展,对所有自然灾害的数据都有比较完整的积累,对其规律有着深度的认知能力;再比如重疾发生率,需要涉及不同人群医疗数据的长期积累。

但这不意味着只有老牌保险企业才能实现深度的保险认知。如果一家保险企业针对某类风险、某类人群做得精、做得专,也能获得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深度认知。比如澳洲一家保险企业20多年来只经营退休人员的车险,这类群体赔付率低,因为他们很少开车、开车又特别谨慎,但是费用率高,因为他们需要各种上门服务,现在这家企业能够很好地为这类人群提供服务,并从中实现盈利;国外还有专门从事为老旧古董车、女性用车承保的保险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别人难以取代的价值,所以经营得也都不错。

《21世纪》:为什么中国保险企业在差异化发展、精细化经营上似乎说得多、做得少?

陈东辉:这不能完全批评。中国大部分保险企业发展时间还比较短,不超过10年时间,股东对保险行业的了解并不充分,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差异化、精细化的重要性。

国内的一些股东需要对公司有清楚的规划,为什么投资保险行业、成立保险企业,成立的这家保险企业要达到什么水平、有什么定位、独特优势是什么,只是觉得保险资金成本低、回报高,保险牌照值钱,就来凑凑热闹是不可取的。国外的股东有很多机会成本,它进入保险行业的时点一定是看到了差异化的机会。

国内活得好的中小保险企业基本都是股东想得明白,有资源、有特色的;一些缺乏特色,股东也没资源的,不仅经营亏损,现在甚至很难寻求到合适的职业经理人。

一些中小保险企业组织架构和大企业完全一样,保费不过10亿元、20亿元,但也设置同样庞大的部门体系,这样高的成本、这么复杂的运营构架,哪里吃得消?

此外,监管要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包括健全市场退出机制、逐步放开车险费率等。从改革开放40年历程看,哪个行业放开,哪个行业的竞争力就会提升;哪个行业保护,哪个行业的竞争力就会受到削弱。外资与中资保险企业对风险的认知不同、关注的业务不同,以及打交道的方式也不同,只会形成差异竞争、优势互补。

加快推进车险费率市场化

《21世纪》:如何看待商业车险改革的进展?有何建议?

陈东辉:在商业车险改革的进程中,一些保险企业的车险业务已经畸形发展,无论是哪个渠道的业务,都要去中介渠道绕一圈,虽然手续费不一定都给了中介机构,很多打折返还给了消费者,但这样不透明,容易出现跑冒滴漏,不如放开价格,让大家在明面竞争。通过手续费解决这一问题,会造成数据上的扭曲,即实际价格与实际成本不相匹配。

我是坚定的市场派,主张加快推进车险费率市场化。从三地放开车险费率试点看,市场是有一定接受度的,现阶段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再强调规模,加上非车业务快速的增长,都为车险业务调整提供了时间,短期阵痛可以接受。

当然,不仅是费率市场化的问题,车险产品还要体现服务的差异化。这一关不过,疙瘩解不开,市场主体没有出路,因为按照目前的市场环境,大部分中小保险企业无法与大企业竞争,依靠的手段或是费用低,或是品牌信任度,或是返还手续费,产品和费率结构都同质化。

从国外经验看,商业车险改革都会出现几年的阵痛期,然后重新找到新的均衡,比如上述提及的差异化经营,大家应该逐渐摒弃依靠车险业务赚大钱的观念。

《21世纪》:如何看待非车业务的快速发展?如何看待其中的风险?

陈东辉:总体上讲,保险行业关注点从车险业务转向非车险业务是一种进步。对于产险行业而言,非车险业务的发展空间更大,可以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更丰富。目前,保险企业发力的非车险业务主要是高频低损的业务,比如短期健康险、航空意外险,还没有真正涉及到最核心、最复杂的商业风险,比如巨灾风险。当然,对风险的认知有一个逐渐进化的过程,通过业务经验的积累再去接触比较复杂的商业风险,乐见其成。

需要强调的是,巨灾风险不能仅靠我们政府、保险行业和消费者,要把全球的资金结合起来,调动资本市场的力量,比如发行巨灾债券等。甚至在保险渗透率达到一定程度后,长寿风险等也要分散到全球范围内。

在这一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风险。车险业务冒险,可能出现的结果心里清清楚楚,但非车险业务冒险,自己可能无法预料这种风险积累的后果,一旦风险暴露就为时已晚,比如网贷平台的履约保证保险。还有一些短期健康险费率压得过低,作为参保人会担心最终保费不足。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这些挫折,这样才能吸取教训,才能改变初级阶段的利益取向,真正走向成熟的保险市场。

问询函回复“自相矛盾” 天目药业股权转让迷局深陷 风险对冲工具随风潜入夜 信用衍生品投资时代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