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社评:中国春运热闹 经济就前景光明

日期:01-21
农民工春运中国经济西方媒体

原标题:社评:中国春运热闹,经济就前景光明

中国的春运21日拉开帷幕,据官方估计,40天的春运期间将有29.9亿人次出行,较去年继续上升。这个数字足以把整个世界惊晕过去。

中国春运一向是乌泱乌泱的人群,但如今它的内涵要丰富多了。过去春运的主要任务是运送农民工兄弟和大学生等在外工作、学习的人们回家,现在旅游者的数量逐年增加,高铁成为活跃在春运一线的主力交通工具,整个春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也走到了世界前列,这些意义深远的变化在最近十年内不断加速。

活跃的交通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的重要基础,中国人流动的活跃度年年都在增加,春运是交通繁忙的巅峰,其实中国平日的交通繁忙度也不断刷新。现在小长假甚至很多周末的出行也很活跃,高铁经常一票难求。很多中产阶层人士的探亲和旅游在逐渐常态化,大城市的人去远距离的外地工作也越来越常见。

中国经济转型这几年扎实推进,GDP中的虚化因素不断被挤压,腐败等尤其被遏制,经济数据虽没过去好看,但中国的交通繁荣却没有消散,反而展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张力,这是中国经济结构在优化、后劲在循序释放的有力体现。

过去每到春节之前,城市里的外地人几乎都在谈论怎么回家,尤其是发愁如何买到火车票。现在这个问题缓解多了。这是因为交通工具的可选择性大了,越来越多人的收入也能够支付得起各种先进交通工具了。在公路拥堵几率增加的同时,春运带给火车和飞机旅行者的焦虑和路上痛苦都在下降,对后者来说,无论回家还是旅游,更加成为了愉快的事情。

可以肯定地说,只要春运的内涵继续扩张,中国经济就只会是在调整的,而不太可能出现整体萎缩。春运的质量和安全持续提高,就说明中国现代化在往前走,我们在不断克服问题,实现自我超越。

过去春运经常出现局部地方旅客、其中主要是农民工兄弟在火车站的大量滞留,现在那种情况很少出现。这一是因为交通工具更丰富、快捷了,二是因为中国的工业布局逐渐趋于合理,交通极端峰值所意味的挑战和机会溶解到了中国经济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给出的答卷总体是合格的。

春运一度是中国这个第一人口大国工业化浪潮中最突出的困境之一,它没有爆炸,而是更多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动力和线索,这应当视为中国一项体制性的成功。解决春运问题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和技术问题,但远不仅限于此。它需要对这项工作长期不懈的推进,需要地方的积极性和中央政府强有力的组织引导。搞好每年的春运常被提高到政治高度来认识,这就是中国。

年底年初之际,不乏有一些西方媒体唱衰中国2019年的经济。中国每年都有自己的问题和困难,但西方媒体很难能把握准它们的性质。西方媒体人、包括经济学者需要深入到中国社会中,比如置身于中国春运大潮中,认真体会中国经济与西方不那么一样的底盘,感受这个国家里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

中国老百姓对改善生活的愿望和付诸行动的积极性无疑是全世界最高的之一,这是中国经济动能的最大来源。当中国人心中的这团火在全球化时代越烧越旺的时候,中国经济怎么可能“熄火”?希望所有研究中国经济的西方人都首先正视这个逻辑。

责任编辑:余鹏飞

应看到“杀鱼弟”打人背后失败的教育 魏增军率团访问柬埔寨保加利亚匈牙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