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区先行先试探索政务服务改革路径

日期:01-19
二道区政务事项

原标题:二道区先行先试探索政务服务改革路径

“没想到这么快,这事办得真舒心!”16日14时,正在取证的郭瑞心对二道区的办事环境、效率、服务连连称赞。来时一头雾水、走时心存温暖。大厅另一侧,薛淑兰拉着中心负责人连连表扬着工作人员。“服务太好了,我一定要表扬一下!”薛阿姨是来办理公司简易注销的,刚进中心时完全不知从何入手,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薛阿姨拿到了公司简易注销事项材料告知单和操作流程,这让她有了头绪。接着她来到自助申报区,填写、打印所需材料,带着材料在窗口顺利完成业务办理,从走进大厅到业务办结,仅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明亮通透的大厅、一目了然的指引、热情耐心的服务、高效便民的流程……二道区政务服务中心是百姓直触改革成效、分享改革成果的“最前沿”。走进这个门,可办理384个法人事项;来到一个窗口,可完成所有事项的受理;审批一个证,统一盖一章;办完一件事,平均只要30分钟。改革是否有生命力,在于群众的体验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在这里,群众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9.5%以上。优异的成绩得益于二道区在政务改革中锐意创新、先行先试、切中要害的有益探索和实践。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关键在于破题。2014年5月,二道区率先展开“一门式”改革,“一口受理、一窗通办、一门服务”模式在东北地区领跑;2016年8月,改革经验在全市推广,实体大厅+手机APP+自助终端的“四位一体”模式率先形成;2017年11月,二道区成为全省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唯一试点城区。作为全市、全省政务改革试点单位,在领跑“一门式”改革的基础上,二道区坚决贯彻市委深改委和改革办的改革部署,着眼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着力清除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突破体制制约,创新审批模式,让改革契合民意。如今,“把方便带给群众,把服务留给政府”的理念在此扎根,区属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达到95%以上,进一门、走一网、盖一章、跑一次的“二道模式”已然成型。一门式集成。“以前一说办事就觉得麻烦。现在不怕了,家门口就有服务中心,办事又方便又快。”居民王霞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服务半径车程10分钟、步行1刻钟是二道区打造服务中心的标准。基于此,二道区规划建设了1个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和8个街道(乡镇)公共服务中心。同时,全面厘清各部门涉及政务咨询、审批、服务、认定、登记、出证的事项,列出《“一门式”承接事项清单》,明确办理依据、受理单位、基本流程、申请材料和办理时限,将573个事项一并纳入政务(公共)服务中心“一个门”办理。在此基础上,统一业务规范、统一审批标准、统一运行模式,把所有受理窗口都打造成综合窗口,做到无差别受理,实现百姓办事不出街、进一个门能办所有事。一张网融合。以省、市开发的政务外网、“长春市政务服务平台审批系统”为基础,实施“全网通”工程;与省、市同步推进业务主管部门专线网络融合对接,达到各部门信息共享,逐步实现“统一入口、一网通办”。对区属审批服务事项的申请材料、审批环节实施标准化打造,编制《办事指南》,按照统一制式进入审批系统,实现审批事项全覆盖。通过一张网统合受理和审批环节,使前台后台整体联动。一枚章审批。在二道区政务服务中心,一个展台内封存了42枚审批章。二道区行政审批局局长王守民告诉记者,如今这42枚章汇集为一枚“行政审批专用章”。这一汇集的背后是二道区在事权集中上重拳出击的成效。“原来办理事项审批,需要各审批部门都盖上章,手续繁杂、来回跑、时间长,现在我们用一枚‘行政审批专用章’把住证照出口。”王守民说。改革中,二道区以突破条块分割、体制制约为首要,通过厘清权力清单,深入梳理区级权限内涉及发改、卫计、教育等15个部门的245项行政许可事项,制定《二道区保留行政审批事项通用目录》。建立事项目录及动态管理机制,因国家、省、市和区政府对行政审批事项的调整变更,及时增减目录事项,定期调整权力清单,对无法定依据的事项全部取消,对无现实需求的“零审批”事项,由上级主管部门按法定程序逐步取消。同时,明晰责权边界,对受理、审核、踏勘、批准“四定责”,明确一般事项、重大事项、实地踏勘或组织专家认证等全流程的组织、分工、协同、责任,划清责任边界,实现“审管分离”。以“整批划转、过渡移交”为原则,将区属15个业务主管部门事项向行政审批局划转,各垂直管理部门按省、市安排逐步进入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受理,集中收缴、封存全区42枚审批章,用一枚“行政审批专用章”把住证照出口,完成了“事项全覆盖、一章管审批”。一次性办结。效率提升是改革的精髓之一。通过信息共享、网上协同,二道区实现了“集约化审批、一次办成事”。改革中,二道区全面取缔无法定依据的审批条件和申请材料,一律取消兜底性条款,取缔户外牌匾审批等于法无据的审批项、审批环节48个,减少申报材料237项。对于较为简单的即办件,达到即来即办、立等可取;对于多部门联办、现场踏勘、专家评审等较为复杂的承诺件,总体时间按减少一半确定承诺审批时限;利用人脸识别系统、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信息库等进行大数据沉淀,同一主体申办不同事项只需提交一次要件;开设自助审批服务厅,实现相对简单服务事项的自助办理。改革促发展。政务服务改革在二道区多点见效。行政成本降低了,以往各部门延伸到街道(乡镇)、社区的各类办事窗口平均为6~7个,整合后窗口数量减少了65%;每个街道(乡镇)需要政务服务人员由80~100人减少到了20~25人,减少了近75%;全区从事行政审批的工作人员由70人缩减到了15人。办事效率高了,群众办事平均办结时间不超过30分钟,缩短4个工作日;办事平均往返的部门或窗口次数由4~5次减少到1~2次;群众办事平均等候时间由10~15分钟缩短至3~5分钟。经济发展快了,经济总量由150亿元增加到234.8亿元;2014年至2018年,区内注册企业由7305户增加至15548户,增长112.9%;全区个体工商户由18541户增加至38504户,增长107.7%。“没想到这么快,这事办得真舒心!”16日14时,正在取证的郭瑞心对二道区的办事环境、效率、服务连连称赞。来时一头雾水、走时心存温暖。大厅另一侧,薛淑兰拉着中心负责人连连表扬着工作人员。“服务太好了,我一定要表扬一下!”薛阿姨是来办理公司简易注销的,刚进中心时完全不知从何入手,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薛阿姨拿到了公司简易注销事项材料告知单和操作流程,这让她有了头绪。接着她来到自助申报区,填写、打印所需材料,带着材料在窗口顺利完成业务办理,从走进大厅到业务办结,仅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明亮通透的大厅、一目了然的指引、热情耐心的服务、高效便民的流程……二道区政务服务中心是百姓直触改革成效、分享改革成果的“最前沿”。走进这个门,可办理384个法人事项;来到一个窗口,可完成所有事项的受理;审批一个证,统一盖一章;办完一件事,平均只要30分钟。改革是否有生命力,在于群众的体验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在这里,群众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9.5%以上。优异的成绩得益于二道区在政务改革中锐意创新、先行先试、切中要害的有益探索和实践。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关键在于破题。2014年5月,二道区率先展开“一门式”改革,“一口受理、一窗通办、一门服务”模式在东北地区领跑;2016年8月,改革经验在全市推广,实体大厅+手机APP+自助终端的“四位一体”模式率先形成;2017年11月,二道区成为全省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唯一试点城区。作为全市、全省政务改革试点单位,在领跑“一门式”改革的基础上,二道区坚决贯彻市委深改委和改革办的改革部署,着眼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着力清除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突破体制制约,创新审批模式,让改革契合民意。如今,“把方便带给群众,把服务留给政府”的理念在此扎根,区属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达到95%以上,进一门、走一网、盖一章、跑一次的“二道模式”已然成型。一门式集成。“以前一说办事就觉得麻烦。现在不怕了,家门口就有服务中心,办事又方便又快。”居民王霞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服务半径车程10分钟、步行1刻钟是二道区打造服务中心的标准。基于此,二道区规划建设了1个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和8个街道(乡镇)公共服务中心。同时,全面厘清各部门涉及政务咨询、审批、服务、认定、登记、出证的事项,列出《“一门式”承接事项清单》,明确办理依据、受理单位、基本流程、申请材料和办理时限,将573个事项一并纳入政务(公共)服务中心“一个门”办理。在此基础上,统一业务规范、统一审批标准、统一运行模式,把所有受理窗口都打造成综合窗口,做到无差别受理,实现百姓办事不出街、进一个门能办所有事。一张网融合。以省、市开发的政务外网、“长春市政务服务平台审批系统”为基础,实施“全网通”工程;与省、市同步推进业务主管部门专线网络融合对接,达到各部门信息共享,逐步实现“统一入口、一网通办”。对区属审批服务事项的申请材料、审批环节实施标准化打造,编制《办事指南》,按照统一制式进入审批系统,实现审批事项全覆盖。通过一张网统合受理和审批环节,使前台后台整体联动。一枚章审批。在二道区政务服务中心,一个展台内封存了42枚审批章。二道区行政审批局局长王守民告诉记者,如今这42枚章汇集为一枚“行政审批专用章”。这一汇集的背后是二道区在事权集中上重拳出击的成效。“原来办理事项审批,需要各审批部门都盖上章,手续繁杂、来回跑、时间长,现在我们用一枚‘行政审批专用章’把住证照出口。”王守民说。改革中,二道区以突破条块分割、体制制约为首要,通过厘清权力清单,深入梳理区级权限内涉及发改、卫计、教育等15个部门的245项行政许可事项,制定《二道区保留行政审批事项通用目录》。建立事项目录及动态管理机制,因国家、省、市和区政府对行政审批事项的调整变更,及时增减目录事项,定期调整权力清单,对无法定依据的事项全部取消,对无现实需求的“零审批”事项,由上级主管部门按法定程序逐步取消。同时,明晰责权边界,对受理、审核、踏勘、批准“四定责”,明确一般事项、重大事项、实地踏勘或组织专家认证等全流程的组织、分工、协同、责任,划清责任边界,实现“审管分离”。以“整批划转、过渡移交”为原则,将区属15个业务主管部门事项向行政审批局划转,各垂直管理部门按省、市安排逐步进入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受理,集中收缴、封存全区42枚审批章,用一枚“行政审批专用章”把住证照出口,完成了“事项全覆盖、一章管审批”。一次性办结。效率提升是改革的精髓之一。通过信息共享、网上协同,二道区实现了“集约化审批、一次办成事”。改革中,二道区全面取缔无法定依据的审批条件和申请材料,一律取消兜底性条款,取缔户外牌匾审批等于法无据的审批项、审批环节48个,减少申报材料237项。对于较为简单的即办件,达到即来即办、立等可取;对于多部门联办、现场踏勘、专家评审等较为复杂的承诺件,总体时间按减少一半确定承诺审批时限;利用人脸识别系统、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信息库等进行大数据沉淀,同一主体申办不同事项只需提交一次要件;开设自助审批服务厅,实现相对简单服务事项的自助办理。改革促发展。政务服务改革在二道区多点见效。行政成本降低了,以往各部门延伸到街道(乡镇)、社区的各类办事窗口平均为6~7个,整合后窗口数量减少了65%;每个街道(乡镇)需要政务服务人员由80~100人减少到了20~25人,减少了近75%;全区从事行政审批的工作人员由70人缩减到了15人。办事效率高了,群众办事平均办结时间不超过30分钟,缩短4个工作日;办事平均往返的部门或窗口次数由4~5次减少到1~2次;群众办事平均等候时间由10~15分钟缩短至3~5分钟。经济发展快了,经济总量由150亿元增加到234.8亿元;2014年至2018年,区内注册企业由7305户增加至15548户,增长112.9%;全区个体工商户由18541户增加至38504户,增长107.7%。

共建交流合作大舞台 助力全面小康,助推消费升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