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兴家和村美民富 成都乡村美景渐次舒展

日期:01-18
农产品新桥乡村

原标题:业兴家和村美民富 成都乡村美景渐次舒展

做出示范 服务全川

越来越多成都农产品被端上全球餐桌,图为战旗村的杏鲍菇产业基地

在成都市的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文明建设被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图为崇州乡村绿道

乡村振兴

2018年

亮点频出

全力推动“十大重点工程”“五项重点改革”落地落实,努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起好示范”。预计2018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540亿元、增长3.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25元、增长9.0%。

乡村振兴

2019年

集成推进

进一步强化规划先行、分类推进,加强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强化改革引领、要素集聚,强化平台建设、项目支撑。发挥首位城市作用,勇担“主干”责任,坚持“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目标定位,提升建设乡村振兴“七大共享平台”,主动服务全省乡村振兴。

随着一声汽笛轰鸣,一列满载成都“天府源”品牌农产品的中欧班列从成都青白江铁路货运港缓缓驶出,在接下来的18天里,它将经行广袤的中国北方大地,过境蒙古国,再穿越白雪皑皑的西伯利亚,行程10000公里后,抵达北欧的荷兰蒂尔堡市。

专列上,来自蒲江的生态猕猴桃、来自郫都区的圆根萝卜、来自金堂的“国优”脐橙等优质鲜活农产品即将从冷藏箱中“苏醒”,以“天府源·成都味”的名义进入欧洲多家知名商超,成为欧洲人餐桌上的紧俏货。

据介绍,作为成都公共农产品品牌,今年天府源公司品牌推广足迹已遍布亚洲、欧洲、美洲,先后把100多家企业、600多类四川和成都优质农产品带到了纽约、莫斯科、巴黎、东京等国际大都市,这趟满载天府早春蔬菜的特殊班列从去年开启,已为成都和四川农产品闯出了一条走向世界的大道,越来越多成都农产品,正随着新时代的“钢铁驼队”,被端上全球餐桌。

满足世界各地挑剔的味蕾背后,是成都市蹄疾步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努力与突破。2018年以来,牢记总书记对四川三农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记省委对成都“主干”责任担当的要求,成都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工程”“五项重点改革”,构建服务全川的“七大共享平台”,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成都特色的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

高举生态旗

绿道田园重现秀丽壮美

成片的芦苇在微风下轻轻摇曳,异于寻常品种的黄金桂花在冬日的暖阳下绽放,阵阵芬芳为枯燥的冬日活色“添”香。一大早,新都区新桥村“芳华桂城”里的芳华香城绿道就迎来了三五成群的村民,或散步或骑行,树影婆娑,欢声笑语。

红蓝相间的步行绿道、精致美化的园林造型、色彩斑斓的防洪堤……看着这幅乡村美景图,很难想象,这个曾经令人头疼的环境“死角”,会成为全新的休闲“胜地”。

“脏乱差的重污染工厂关了,整洁美的田园综合体来了,在公园一样的社区生活,日子很幸福!”说起新桥村的改变,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赖先文感受最深。原本被三个水泥厂夹击的新桥村尘土飞扬,让村民们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就是坐在家里都是一身灰,更别提出去走走了。”

转机随生态环境改善而来。2013年新桥村整村流转3000余亩土地,引进“芳华桂城”田园综合体项目。通过引进杜鹃、牡丹、茶花等多年生花卉新品种和向日葵、二月兰、格桑花等草花180余种,项目以自然式栽植和组团式配置造景,营造“时时有花、四季有果、一步一景”的园林景观。

连片的桂花树挺拔秀丽,身旁一株株黄精、芍药紧紧相依,头顶的紫藤顺藤而上,积蓄了一冬的生命力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春天。“芳华桂城”内的景观已具雏形,并进行了局部坡景打造,通过生态绿道串联项目内5个花卉游赏景观,构成“一廊串五园”的景观生态带,还获得了全国五大桂花观赏基地之一、四川十大“最美花卉观赏地”等美誉。同时,项目通过腾旧建新、盘活闲置宅基地等方式,梳理整合可用建设用地74亩、可流转宅基地430亩,为项目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提供了要素保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成都市的乡村振兴战略中,以“西控”区域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被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大地景观再造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在成都市正在大力实施的乡村振兴十大工程中,有关生态文明的工程就占了三个。其中总体规划建设16390公里的三级天府绿道网络体系,成为承载成都平原青山绿水的天然绿肺。

坚持以绿色田园为本底、自然山水为映衬、天府文化为内核,我市正在加快实施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到2022年底前将在全市保护修复1000个川西林盘,打造100个精品林盘,系统规划打造一批形态优美、特色鲜明、魅力独具的川西林盘,形成林在田中、院在林中的新型林盘聚落体系,努力使川西林盘成为成都旅游的靓丽名片和田园景观的璀璨明珠。

“天府绿道与川西林盘相得益彰,将串联起沿途田园人文景观要素之美。”四川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景观院院长高静表示,天府绿道沿途农田不仅不会消失,而且还将按照景观化、景区化思路进行重点提升打造。“让沿线地区还原它本身应该有的状态,是天府绿道建设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深耕供给侧

改革为产业升级“引活水”

整洁别致的农家小院,古香古色的风貌廊桥,造型别致的盆景景观……驱车沿着郫都区安德镇安龙村的进村公路一路驶过,新农村的美丽风貌不由让人放慢速度,去感受乡村振兴的活力。可行驶到村民活动中心前,放眼望去,50多亩桂花林,被剃“花”了头,仅残留下树桩,难道是弃树毁林?

“效益低的桂花林要为效益更高的产业让步。”俯下身子,安龙村村主任高修伦轻手轻脚地摆弄着自己的宝贝。在他的身后,一株株精心造型的小微盆景或挺直身板,或俯身横卧,优雅地藏于剃“花”了头的树桩身后。“以前规模成型的桂花树每株价值上万元,现在缩减不足千元,卖价还不及工钱。”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安龙村便奠定了花卉苗木栽培的优势和基础,可随着市场行情的转变,曾经让村民坐着数钱的“俏手货”闲在地里无人问津。

“市场在倒逼,主导产业必须转型升级。”花卉苗木栽培本底是安龙村的优势,然而一般的大盆景培育周期长,物流运输不便,经过多次外出考察,高修伦琢磨着,如果把盆景小型化,应该会有市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高修伦在网上发布了几棵小微盆景。“没想到市场效果非常好,3000元-5000元不等的小微盆景不断有人问价,每天都有快递员来村里拉货,全部是满车走,一天收入好几千块不成问题,有时候还能上万。”

一家独大不算好,形成产业规模才算强。发现了小微盆景的商机,高修伦也找到了村里产业转型的敲门砖。为了带动安龙村特色产业发展,身为村主任的高修伦又牵头成立了郫都区小微盆景协会及合作社,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带动村民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整合盆景资源,共享销售渠道。

“合作社社员也从成立初期的几户发展到现在的35户,小微盆景种植上万盆,带动村民人均年增收2万元左右。”高修伦告诉记者,目前安龙村正在将盆景产业植入景观线路,打造盆景走廊,以乡村旅游带动产业发展。“我们还将开展以盆景为主题的各项活动,彻底打响‘中国盆景之乡’的美名。”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我市强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按照成都市的产业布局,全市共规划建设了6个主业突出、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的市级现代农业重点产业功能区(产业园),总规划面积1081.08平方公里。目前,6个农业功能区均在全力推进中,已签约引进天府国际慢城、凤凰文旅康养小镇等3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387.1亿元。同时,我市还在不断推动农产品深加工、都市休闲农业、农村电商、森林康养、农产品物流、绿色种养六大重点产业集约集群发展。推进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向成都市域外拓展,引导畜牧业生产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打造以新希望和通威为代表的饲料产业、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休闲旅游产业、以郫县豆瓣为代表的川味调味品产业、蔬果和冷链物流产业及农村电商五个千亿规模级产业集群。

着眼“农业+”

农商文旅体全面发力

“大家再向中间靠拢一点,1、2、3……茄子!”冬日的暖阳驱散了晨间的薄雾,湛蓝色的天空在碧绿的水面留下倒影,宽阔平坦的绿道从林间穿行而过。随着快门连续按下,穿梭在彭州市小鱼洞镇江桥村的亲水林涧绿道间,游客们不断将自然美景定格。“不只是绿道,新增的竹林俱乐部、八卦田、露营公园都组成了一条具有鱼凫文化特色的绿道乡村旅游风景线,真是太惬意了!”

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成都延伸产业链,构建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的生动实践。去年,全市乡村旅游总收入预计达到380亿元。围绕深入建设“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成都把打造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川西林盘作为重点,对有条件的农区按A级景区的要求“让农区变景区”,把成都打造成为“乡村田园秀丽、民俗风情多姿、生态五彩斑斓、功能现代时尚”的世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的地。

“农业+旅游”只是现代农业的内涵探索的一环,“农业+互联网”的实践更是成都以互联网思维和模式,为现代农业发展打开的一扇窗。

这几日,蒲江县水口村的村支书赵兴丽忙得不亦乐乎:进行采收前的质量检测,安排运输公司到基地拉货,指挥包装公司按订单分级、装箱,贴上“水口红”品牌标识,再通知物流公司上门取件……

自从“触电”互联网以来,水口村的柑橘在淘宝、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都有一席之地,并建立了水口村电子服务站。“目前全村有61家电商,线上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依托互联网,水口村找到产业致富路,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2000多元,水口村一跃从市级贫困村逆袭成了全县先进村。“你看看这一片,未来会建成更加繁忙的物流产业园区。”带着记者登上果园的一处制高点,赵兴丽指着山下一块相对平整的土地告诉记者,紧邻新发地物流产业园区旁将建成占地约200亩,仓储量达400万公斤的二期工程。“届时将进一步扩充仓储能力,整车发往北京新发地销售。”

“农业+”是中央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的重要部分,这一政策在成都落地实践,具化成了“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实施“农业+工业”行动,突出发展食品饮料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农业+文创”行动。规划建设一批农业文创示范园区、农业文创空间;实施“农业+康养”行动,推动形成集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健康服务新理念为一体,产业共融、业态相生的康养产业业态;实施“农业+会展”行动,加快建设天府农业博览园,提升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等农业展会的对外影响力……目前,仅水口村所在的蒲江特色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就已建成阳光味道、北京新发地等水果加工物流基地21个,农产品气调保鲜库总库容达8.5万吨,年商品化处理水果36万吨,发展电商主体3400余家,引进了顺丰、菜鸟等寄递物流企业20余家,极大地拓宽了蒲江本地水果的销售渠道,还辐射带动了川西地区如攀枝花芒果、西昌火龙果等特色水果的初加工和转运……一个以农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正在聚集成环,有力促进城乡功能和空间融合发展,传统的农业农村焕发出新的活力。

记者手记

高位求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以“十大重点工程”为重点推进全域景观化景区化。以“五项重点改革”为突破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以“七大共享平台”为载体主动服务全省乡村振兴……刚刚过去的2018年,成都农村大地上,乡村振兴的春风拂过,农业农村亮点频出,全市农业增加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增长3.0%和9.0%,在全省、全国走出了一条高举农业农村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子,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新年伊始,记者走进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各项工作正在加快推进,热火朝天的气氛扑面而来。习近平总书记“走在前列、起好示范”的嘱托,让成都乡村涌动着新的希望。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份“高位求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下,成都市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聚焦聚力高标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全面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成都落地落实,为全省再上治蜀兴川新台阶贡献成都力量。(记者陈泳 李萌 图片均为资料图)

国际篮联3×3世界巡回大师赛(成都站)5月底拉开战幕 春运道路客运或达24.6亿人次 交通安全有六大风险
相关阅读: